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两点五十分,一辆半旧的黑色轿车缓缓停下,秦永春独自下车,依旧是一身朴素的中式打扮,手里拿着一把老式的黑色雨伞。
“秦老,辛苦您了。”
唐逸连忙迎上去。
“下雨天,正好看看这些老房子的渗漏情况。”
秦永春语气平淡,目光却已投向远处那片红砖斑驳的厂房轮廓。
没有过多寒暄,两人在唐逸安排的向导带领下,步行进入片区。
雨水敲打着伞面,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和陈旧砖石的气息。
秦永春走得很慢,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察着厂房的墙体、屋顶、窗棂,甚至蹲下身查看地基的排水情况。
他用手指轻轻敲击砖块,聆听声音,或用随身带的一个小本子记录着什么。
他们避开主干道,穿行在狭窄的巷道里。
偶尔有住在附近的老人探头张望,向导便上前低声解释是“上面来的专家看看房子”
,老人们大多露出疑惑或警惕的眼神,但并未阻拦。
走到那片争议最大的核心厂房区时,秦永春驻足良久。
这片厂房规模不小,虽然破败,但高大的空间、独特的桁架结构,依然能看出当年的工业气势。
墙体上残留着模糊的时代标语,爬满了青苔。
“结构主体还算完整,典型的民国时期工业建筑风格,有代表性。”
秦永春喃喃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屋顶破损严重,部分承重构件有锈蚀,安全隐患不小。”
这时,向导按照唐逸事先的吩咐,找来了一位在附近住了六十多年、曾在厂里工作过的老工人赵大爷。
赵大爷起初有些戒备,但秦永春并没有一上来就谈拆迁或保护,而是以请教的口吻,问起厂房当年的建造过程、生产情况,以及这些年来的变迁。
谈到熟悉的往事,赵大爷的话匣子打开了,如数家珍般讲述起来,语气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秦永春听得非常认真,不时插话问些细节。
“老师傅,依您看,这些老厂房,留着还有用吗?”
秦永春最后看似随意地问道。
赵大爷叹了口气,眼神复杂:“说实话,破成这样,住人是不能住了,厂子也早就没了。”
“可要说全拆了……心里头又有点舍不得。
这都是我们这辈人的记忆啊。
要是能修一修,派上点新用场,哪怕当个博物馆、给年轻人看看老东西,也好过就这么推平了。”
秦永春点了点头,没有表态。
考察的间隙,两人沿着一条荒废的铁轨慢慢走着,雨水打湿了脚下的碎石,发出沙沙的声响。
唐逸看着秦永春专注而凝重的侧脸,一直萦绕在心头的疑问再次浮现。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
“秦老,有个问题,可能有些冒昧,但我一直想不明白。”
秦永春转过头,看向他:“什么问题?”
“就是……上次您提到我外公,陈启水。”
唐逸斟酌着词句,“在我印象里,我外公就是个很普通的农民,一辈子都待在老家那个小山村里,种地、读书,很少出门,也几乎不和外面的人打交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