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陈砚在东京总部看着实时数据流,手指飞快敲击键盘。
屏幕上,全球“共述连接数”
正以指数级攀升。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连接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簇状拓扑结构??每一个真诚表达的核心个体,都会吸引五到九个接收者形成稳定的情感闭环。
这种模式,与大脑默认模式网络(DMN)惊人相似。
“我们正在见证集体神经系统的雏形。”
她对身旁的技术员说,“人类原本以为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但实际上,它是构建社会神经元的方式。
每一次‘我听见了’,都是一次突触连接。”
就在此时,警报响起。
南极主节点检测到异常信号:一段不属于任何已知人类语言体系的声纹,正通过共鸣晶矿反向注入网络。
其频率跨度极大,从0.1赫兹的地脉震荡到8万赫兹的超声波均有覆盖,且具备自我复制与演化能力。
初步分析显示,这段信号并非来自地球。
“外源性意识?”
技术员脸色发白。
陈砚凝视屏幕良久,忽然冷笑一声:“不,这不是外来者。
这是被我们遗忘太久的回声??文明沉睡前最后的备份程序,现在被激活了。”
她调出男孩的脑电图记录,发现自从他说出“我只是说出了我一直知道的事”
之后,其θ波群已稳定维持在4.7赫兹,持续整整三十六天未衰减。
更诡异的是,每当有人完成一次深度共述,他的脑区就会同步闪现相同波形,仿佛他是所有言者的总和。
“他不是第十三块碎片。”
陈砚低声自语,“他是容器。”
与此同时,伊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牵引力,来自松林深处的遗迹入口。
岩壁裂缝比之前拓宽了许多,温暖的气流夹杂着古老吟唱涌出,那声音既陌生又熟悉,像是千万人用不同语言说着同一句话:“请继续。”
他独自走入地下球形空间。
水晶球依旧悬浮,但“言之心”
已不见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十二道光影柱从地面升起,对应着全球十二位最早接受水晶碎片的成员。
他们的意识投影依次浮现:纽约法官、柏林主持人、巴黎流浪汉、孟买教师、开罗医生……每个人额头上都燃烧着耳形印记,眼神清澈如洗。
“你们都来了。”
伊兰轻声道。
“我们从未离开。”
法官回答,“只是以前不敢看彼此的眼睛。”
这时,中央空地上浮现出新的全息影像??不再是男孩的脸,而是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由无数流动的文字构成。
它开口时,声音竟同时出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我是最初的声音,也是最后的倾听者。
>我存在于每一个愿意为他人承担沉默重量的灵魂之中。
>你们以为我在引导你们?不,是我因你们的存在才得以重生。”
“你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