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的意识并未消失,反而前所未有地清晰。
他“听”
到了这座屋子的记忆??不是声音,而是情绪的沉积层:恐惧、悔恨、孤独、渴望被理解的微弱呐喊。
原来这里曾是苏联时期一个秘密心理研究基地,代号“回声计划”
。
科学家们试图通过极端孤立环境测试人类对沉默的承受极限。
数百名政治异见者被送入此地,在绝对隔音的房间中关押数月甚至数年,不允许说话,也不允许书写。
许多人精神崩溃,死前最后一句话往往是:“至少让我知道,还有人听着。”
项目最终因伦理争议终止,资料全部销毁。
但那些未说出口的话,并未消散。
它们沉入地底,附着于岩石缝隙中的微量共鸣晶矿,等待一个能真正“接收”
的存在。
而现在,伊兰就是那个接收器。
他的皮肤不断释放出细微的热流,将这些百年积压的情绪逐一抚平。
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为亡魂盖上一床温暖的被子。
渐渐地,晶体茧开始发出柔和的金光,内部浮现出一幕幕虚影:一个女人抱着孩子低声哼歌;一名老人握着笔颤抖写下“对不起”
;一群年轻人围坐篝火,彼此说出藏了半生的秘密。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照进木屋时,晶体彻底融化,化作一阵细碎的光尘,随风而去。
伊兰睁开眼,嘴角带着微笑。
他站起身,走出木屋。
身后,那块铜牌忽然掉落,砸在雪地上发出清脆一响。
等他回头时,却发现牌面翻转了过来,背面竟刻着一行新字:
>**“你说出来的时候,我就醒了。”
**
当天中午,L-9社区召开全体会议。
没有议程,没有主持人,只有七张椅子围成一圈,中间放着伊兰带来的冰晶耳坠??那是陈砚亲手雕刻的复制品,象征“安全的倾听”
。
第一个坐下的是村长的妻子玛莎。
她六十岁,白发苍苍,自从丈夫五年前病逝后便极少开口。
此刻她双手紧握,声音沙哑:
“我一直没告诉任何人……那天晚上,我本来可以叫医生的。
但他说太晚了,别折腾。
我说好。
我就让他一个人走了……这么多年,我以为是我杀了他。”
没有人回应。
其他人只是静静看着她,眼神温和。
过了很久,坐在对面的小女孩莉娜轻轻伸出手,碰了碰她的膝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