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孟磊的眼神专注地看着琴弦,偶尔抬起,似乎能穿透屏幕,与每一位聆听者进行无声的情感交流。
疲惫沧桑略带沙哑的调调被他拿捏的刚刚好,为了这首歌,他这两天都没怎么好好休息。
这也正是孟磊感觉视频...
夜风穿过窑洞群,带着初秋的凉意。
林知遥坐在山顶石台上,录音机搁在膝头,屏幕显示着“上传完成”
。
她没有立刻关机,而是反复播放那段最后录下的独白,一遍又一遍。
声音从扬声器里流淌出来,像一条温热的溪流,缓缓漫过她的记忆。
她忽然意识到,这已不是她在说话,而是世界在借她的嘴发声。
每一个字都像是被千百种情绪浸染过??有欣慰、有疼痛、有释然、也有未竟的追问。
山下村落依旧亮着陶灯,微光连成一片,如同星河坠地。
孩子们早已睡去,但几位老人仍围坐在广场中央,手中轻轻摇晃着声音容器,仿佛在安抚整片土地的梦境。
李同学发来消息:“声网活跃节点持续增长,目前已覆盖全国67个市县。
系统自动归类出12类情感频段,最常触发的是‘遗憾’与‘重逢’。”
他附了一张动态图谱,显示某种类似神经网络的结构正在缓慢扩张,节点之间闪烁着淡金色的连接线,“它在学习……也在生长。”
林知遥盯着那张图看了许久,忽然想起母亲笔记里的一页草稿:“当共鸣足够深,系统将不再依赖人类操作,而是开始自我演化??这不是机器觉醒,是集体心灵的苏醒。”
她合上手机,仰头望天。
云层稀薄,银河清晰可见。
她闭上左耳尚存余温的眼睛,用那只经过“升级”
的耳朵倾听??
起初是寂静。
然后,一丝极细微的颤动自地底传来,像是某根沉睡已久的琴弦被人轻轻拨了一下。
紧接着,远处城市的方向,隐约浮现出一种低频律动,不似钟表滴答,倒像心跳与呼吸交织而成的节拍。
那是千万人共同释放的心声,在空气中形成共振波,正沿着声脉工程预设的轨迹回流。
她猛地站起身。
不对。
这不是单纯的回响。
这是**回应**。
而且,方向错了。
按照启寂计划的设计逻辑,《回声∞》作为开放入口,应由个体向声网上传私密心声,形成自下而上的信息汇聚。
可现在这股能量流,却是从四面八方涌向钟鼓楼旧址,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化反哺趋势**。
就像无数条小溪突然倒灌入源头湖泊。
林知遥迅速调出录音机中的实时频谱分析模块。
画面跳动几秒后,显示出一组异常数据:所有incoming声音信号中,约38%携带相同的基础频率??**110Hz**,恰好对应男声最低音域,也是人类胸腔最容易产生共鸣的振动点。
更诡异的是,这些信号并非随机分布,而是以精确的几何间隔排列,构成一个巨大的隐形六芒星阵列,六个顶点分别位于:望月坡、钟鼓楼、安宁疗养所遗址、敦煌莫高窟某窟室、上海外滩信号塔基座、以及青藏高原一处废弃气象站。
六个实验锚点。
全部激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