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不会读谱。”
少年挠头,“但我记得声音的样子。”
“这就够了。”
她郑重收下,“总有一天,会有人懂这种语言。”
离开窑洞时,夕阳已染红半边天。
归途中,他们在溪边歇脚。
少年脱了鞋袜,把脚浸进水里,忽然惊喜地叫起来:“老师!
水底有石头在响!”
林知遥俯身倾听??果然,水流冲刷石缝间空腔,形成低频嗡鸣,宛如大地深处的心跳。
“你听得出这是什么调吗?”
她问。
少年凝神细听,然后用手比了个音高:“像是……D?”
她惊讶地看着他:“不错,是D。
而且是纯律D,不是十二平均律。”
少年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爸说过,自然里的音,从来不在乎人类怎么分。”
她心头一震。
这一晚,她在日记中写道:
>“今日方知,天赋不在技巧,而在感知。
李姓少年虽未受正规训练,然其耳聪胜于多数学院出身者。
他能辨水流之律,识风过之形,此乃‘生声’之根。
或可言:真正的音乐教育,不应始于乐理,而应始于失语??让人先忘记规则,才能重新听见世界本来的节奏。”
夜深后,她独自登上村外最高的望月坡。
山顶立着一块风化严重的界碑,刻着模糊不清的地名。
她掏出竹笛,却没有立刻吹奏,而是先坐了五分钟,如她要求学生做的那样。
她听见:
南坡松林簌簌,似有猫头鹰振翅;
北岭传来牧羊犬吠,三短一长;
西面山谷,某户人家还在舂米,节奏稳定如心跳;
东边,则是远处国道偶尔驶过的货车轰鸣,遥远得像另一个世界的回声。
然后,她缓缓举起笛子,吹出一段全新的旋律。
这不是任何已知曲调,也没有明确结构。
开头缓慢低沉,如同夜行者的脚步;中间转入一段跳跃的节奏,仿佛孩童追逐萤火虫;最后则是一串悠长的滑音,像目光投向无尽星空。
她一边吹,一边感受指尖与木笛的温度交融。
这支笛子早已不只是乐器,它是母亲遗物的延续,是旅途的见证,是无数个夜晚孤独思索的共鸣体。
当最后一个音消散在风中,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不是成功,不是成就,而是一种归属感??她终于不再是谁的女儿,不是“静默协议”
的象征人物,也不是某个传奇作品的创作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