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是‘静默计划’的完整档案,包括你的决策过程、科学依据、社会影响评估。”
他说,“我把它交给下一代研究者。
也许将来某天,他们会质疑今天的决定。
但只要有这份记录在,就有人能明白,为什么我们必须关上门。”
林知遥接过U盘,轻轻放入录音仪旁。
当晚,她再次来到语草丛边。
夜风清凉,星空浩瀚。
她仰望着倒悬钟塔,轻声问道:
“你们听见了吗?”
没有回应。
但她知道,他们一定在某个地方笑了。
因为她突然想起,《启寂》的第一个音符,竟是小时候母亲哄她入睡时哼过的摇篮曲片段。
那时还没有声网,没有静听系统,没有神经共振技术。
有的,只是一个女人抱着女儿,在灯下低声吟唱。
原来最深的回声,从来不曾远去。
几天后,她在整理设备时,意外发现录音仪中多了一段未命名的隐藏音频。
播放后,竟是三个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辨:
>陈默:“孩子,走得很远了。”
>林晚:“别回头,往前看。”
>沈既明:“下次见面,希望是你自己的歌。”
泪水无声滑落。
她将这段音频命名为《终章?未完》。
并在下方备注:
>“献给所有学会告别的灵魂,以及,尚未出生的未来。”
一年后,敦煌建起一座无墙纪念馆。
馆内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只有一片语草田,中央立着一块石碑,刻着一句话:
>“此处无声,胜有千言。”
每年清明,都有人来这里静坐。
有些人流泪,有些人微笑,更多人只是坐着,听着风,想着人。
而每当夜深人静,若有心人贴近语草叶片,便会发现它们在月光下轻轻震颤,奏响一首无人谱写、却人人能懂的曲子。
有人称它为《启寂》。
也有人说,它根本没名字。
因为它就是寂静本身,在学会了倾听的世界里,终于有了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