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机部还不能保证后续会不会有更多的机床需求,要是国内的机床需求减少,部里就考虑让第二机床厂带着机床去参加广交会。
国内现在还没有对外技术封锁的概念,因为任何交流都有,他们和兄弟阵营的国家交流的最多。
如果能用重工业产品打破部分的封锁局面,那肯定是领导们愿意看到的。
而且任局长还透露了一点,如果第二机床厂一直发展,那部里还会继续支持第二机床厂扩建,甚至是提升级别。
全国的正厅局级工厂,满打满算可能不会超过十五个,如果他们第二机床厂的级别能提升,那真是国家重厂之一了。
只有影响力特别大、对国内工业发展十分重要的工厂,才能有这个级别。
而且现在政企不分,要是提升级别后,李有年书记调到其他城市,那肯定是市长。
任局长问周志强还有什么需求后,周志强其他的没要,只要人才。
技术人员,最好是大学生,多给他们厂一些;要是能给调来一些在研究所干过的,那就更好了。
但周志强后面一句话刚刚说完,任局长就忍不住摇头笑了一声,随后问周志强,要不他去当研究人员算了。
就是把他要到第二机床厂里,也比从研究所要人要容易一点;那地方基本上只进不出,进去难,出来更难。
最后周志强退而其次,要一个负责生产管理的副厂长,最好能帮他分担一点任务。
如果能减少周志强在生产管理上的事情,那他研发数控机床的进程可能会更快一些。
不过任局长听完这个要求后咂了咂舌,没有立刻答应下来,只是说尽量去协调一下。
一个大学生可比十个熟练技术工人还难培养,而且四九城的大学生,每年还要外调出去很多。
他们又不可能外调其他地方的大学生,现在上面要求有知识的尽量去帮助贫困地区,所以这件事任局长不敢下包票。
只能交给吴副领导决断了。
——————
回去的路上,李有年书记不由对周志强发出感慨:“志强同志啊,看来明年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了。
不对,应该说咱们厂档委班子都得跟着一起辛苦!”
想到骤然要增加这么多职工,他这个主管组织纪律和思想工作的书记,也不由心中暗暗叫苦,工作量必然大增。
明年预期总厂四千多名职工,分厂再增加两千多人,两边加起来,总人数眼看就要突破七千大关。
李书记不禁感叹道:“这公私合营才实行多长时间?咱们厂的职工规模就已经跃过七千了。
这样的体量,放眼全国所有工厂,绝对能排进前列了。”
“压力确实不小。”
周志强如实说道:“听到明后年的目标,我心里都有点发怵,不过没办法.
说实话,我更愿意待在技术岗位上搞研发。”
当然,周志强心里也清楚,眼下担任着副厂长这个行政职务,对他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反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若是没有这个位置,想干点什么项目都得层层打报告申请,厂里的技术力量、设备资源哪能像现在这样,一声令下就能迅速调动起来?
“等新来的副厂长到位,你身上的担子就能卸下一点,能轻松些了。”
李书记安慰说道,但随即又想道,这事也没那么快就能成,新的帮手到位前,周志强至少还得再坚持半年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