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缓缓说道,“目标:在未来一年内,完成汉、维、藏、蒙、壮、彝、傣七种民族手语体系的互译模型训练,并建立完全离线运行的‘移动手语学堂’终端,投放至全国五百所偏远地区特教学校。”
“工作量呢?”
韦志远问。
“相当于同时训练七个独立的GPT级语言模型。”
林浅接过话,“而且要在无云支持的情况下跑在老旧设备上。”
“我知道很难。”
王曜点头,“但我们必须试。
否则,所谓的‘平等’,不过是把一种中心化的标准强加给所有人。”
“资金呢?”
甘微问,“我们现在账户只剩不到八万,连下一批硬件采购都不够。”
“不融资。”
王曜斩钉截铁,“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外部资助。
一旦沾钱,就可能被控制。
我们要靠社区养活这个项目。”
“怎么做?”
“众筹。”
他说,“但不是用人民币,而是用‘时间’和‘技能’。
每个用户都可以贡献自己的一分钟:录一段家乡手语、校对一条翻译规则、画一个图标、测试一个版本……系统会根据贡献值发放‘语言积分’,未来可用于兑换定制功能或优先获取新设备。”
“听起来像游戏。”
“那就让它成为一场正义的游戏。”
王曜微笑,“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建设者,而不是被动接受施舍的弱者。”
计划启动当天,Phoenix-Lite上线“语言银行”
功能。
用户每完成一项任务,账户便增加相应积分。
排行榜首日榜首是一位内蒙古的退休教师,他在二十四小时内录制了187段蒙古族自然手语样本,并附详细注释。
七天后,第一位用户成功兑换奖励:一部翻新手机,预装“移动手语学堂”
测试版,寄送至甘肃临夏的一所乡村学校。
消息传开,参与人数呈指数增长。
更有意思的是,许多听人用户也开始加入。
他们并非为了兑换奖品,而是单纯想“学会另一种说话的方式”
。
有人留言:“当我第一次用手比出‘我爱你’时,我才明白,原来表达可以如此纯粹。”
冬至那天,B3层迎来一位特殊访客。
周院士独自前来,未带随从,也没提前通知。
他在门口站了许久,才缓缓走进。
“你们做得比我想象的还要远。”
他环顾四周,看着墙上贴满的手绘手势图、各地孩子的感谢信、密密麻麻的开发路线图,轻声说,“我这一生都在体制内搞科研,总以为改变要从上往下。
现在才懂,真正的变革,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他带来一份文件:一份由多位退休专家联署的建议书,提议将“原生手语保护工程”
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