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天清晨,一封全新的公开信悄然出现在多个海外论坛和Telegram频道:
>“你有没有试过,想喊‘妈妈’,却发不出声音?
>有没有试过,看着亲人流泪,却无法安慰一句?
>现在,你可以了。
>不是靠施舍,不是靠等待,而是靠你自己的一台旧手机,一个叫Phoenix-Lite的程序。
>我们不知道明天会不会被删除,但我们知道,今天你可以说话。
>所以,请录下你的声音,录下你的手语,录下你第一次被人听懂时的表情。
>把它发给我们,标题写:【我能说话】。
>这不是求助,是宣告。
>我们不是乞丐,我们是公民。
>而语言,本就是人权。”
信末附上了三个去中心化邮箱地址和一个Tor隐藏服务链接。
起初,回应寥寥。
人们习惯了沉默,也习惯了恐惧。
直到第五天,一段视频悄然流传开来。
画面晃动,背景是一间简陋的土屋,墙上挂着维吾尔文书法。
一个约莫六岁的女孩坐在母亲怀里,手里握着一台屏幕碎裂的手机。
她比划着手语,母亲含着泪一句句念出来:
“妈妈……我想上学。”
“老师说我可以去特教班。”
“我不怕别人笑我。”
“因为我现在会说了。”
最后,她抬起头,对着镜头笑了,露出缺了一颗门牙的笑容,然后用手语打出两个字:**谢谢**。
视频只有两分十八秒,却像一颗子弹射穿了层层封锁。
二十四小时内,同类视频如潮水般涌现。
内蒙古一位牧民录下自己用改装APP告诉村医“我胸口疼”
的全过程;贵州山区一名聋哑教师播放学生集体朗诵诗歌的录音;成都救助站里,那个流浪少年抱着失散十年的母亲哭喊:“妈,我回来了!”
??虽然他仍无法发声,但手机替他说出了这句话。
更有意思的是,许多普通人也开始参与。
一位上海白领上传视频,说自己用Phoenix-Lite学会了基础手语,只为能和楼下那位独居聋人老爷爷聊天;一名军医在边防哨所录制全连官兵用手语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的画面,配文:“听不见国歌的人,也有权利表达忠诚。”
这些视频没有专业剪辑,没有华丽包装,甚至很多画质模糊、声音嘈杂。
但它们真实得令人窒息。
一周后,《南方纪事》内刊第138期再度流出。
这一次,整本刊物几乎全是读者来信与视频截图汇编,标题赫然写着:《十万次呐喊》。
据说,这份刊物被悄悄放进某次全国人大闭门会议的资料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