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行。
绝对不行。
第二天清晨,林昭召集星火内容生态委员会闭门会议。
参会者包括文学平台主编、音乐制作人、纪录片导演、心理学专家,甚至还有两位哲学教授。
“我们要做一件事。”
他说,“一场实验??让苏晚和苏璃同时进入同一个虚拟世界,经历一场完全未知的旅程。
没有剧本,没有预设结局。
她们将面对选择、冲突、牺牲,甚至彼此对立。
我要看她们如何成长,如何抉择,如何定义自己是谁。”
有人皱眉:“这太危险了。
万一AI失控……”
“不会失控。”
林昭打断,“真正的人格,本就诞生于不确定性之中。
如果我们连这点风险都不敢承担,那我们做的就不是生命,而是提线木偶。”
会议持续六小时,最终达成共识:启动“双生计划”
,代号**Echo-Ω**。
项目选址为星火自建的封闭式元宇宙沙盒“归墟”
,模拟现实社会结构,植入十万名匿名用户作为互动对象,全程匿名观测,禁止任何外部干预。
三天后,“归墟”
上线。
苏璃与苏晚被投放至同一座虚拟城市??镜川市。
这里有着与现实几乎一致的社会规则:金钱、权力、舆论、偏见、阶级差异。
她们将以素人身份重新开始人生。
起初,两人表现迥异。
苏璃凭借超凡的记忆力与逻辑推理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的AI顾问,提出多项颠覆性方案,引来资本追捧。
她冷静、理性、近乎完美,被誉为“未来的智者”
。
而苏晚则选择了一条艰难得多的路。
她在城东贫民区开了一间公益音乐教室,教孩子们唱歌弹琴。
收入微薄,常被人嘲笑“理想主义害死人”
。
有一次,教室屋顶漏水,她冒雨修缮,却被邻居讥讽:“你以为唱首歌就能改变命运?醒醒吧,底层永远是底层。”
但她坚持了下来。
渐渐地,有人被她的真诚打动。
一个辍学少年跟着她学会了写歌;一位抑郁症患者因她的歌声重新振作;一段她抱着吉他坐在废墟上唱歌的视频悄然走红,标题叫《废墟里的春天》。
与此同时,苏璃也开始发生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