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现在,我不想告别了。
】
全场哗然。
有人站起身,哭出声来。
有人举起手机,疯狂拍摄。
更多人闭上眼睛,任由旋律淹没理智。
而在监控室里,陈砚舟静静注视着一切,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口袋里的那枚U盘??里面存着周予安近三年的语音康复记录,证明他从未放弃重新发声的努力。
这才是真正的“复活”
。
不是取代,而是延续。
---
22:15,演唱会落幕。
Luna与周予安的光影相拥,化作漫天星屑洒落舞台。
最后一句歌词由全场观众合唱完成,录音自动上传至“声骸联盟”
数据库,标记为【集体记忆?编号001】。
社交媒体彻底沦陷。
#我们都是Luna##周予安回来了##这不是AI是灵魂#等话题霸榜热搜前十。
更令人震惊的是,三大主流卫视紧急插播特别节目,罕见地报道这场演出,并邀请多位专家讨论“AI与人文艺术的边界”
。
而维谷创投官网,在凌晨两点突然发布公告:
【鉴于近期市场环境变化,本公司决定暂停对星火系企业的调查申请,后续将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分歧。
】
没人相信这是“市场环境变化”
。
所有人都明白??权力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
三天后,国务院某会议室。
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
出席者包括广电总局、科技部、文化基金会高层,以及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代表。
桌上放着一份绝密报告,标题为:《关于“声骸计划”
对文化产业影响的评估》。
其中一段写道:
>“该项目实质上构建了一个新型文化生产范式:以逝去或边缘艺术家的声音遗产为基础,结合AI技术与公众参与,形成去中心化的创作生态。
其潜在风险在于版权归属模糊、意识形态不可控;但其正面价值更为显著??打破流量垄断,重建审美多样性,赋予普通人‘成为创作者’的可能性。”
会议最终达成一项非公开决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