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女孩认真地说:“我们发现你们的轮作模式比教材上写的还科学。
而且……”
她顿了顿,“你们让农民当讲师,这在农业推广史上都少见。”
回屋的路上,母亲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远处一片荒坡:“那儿以前是我们家的自留地,后来退耕还林,就荒了。”
王曜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那片山坡光秃秃的,只有几丛枯草在风中晃动。
“要不要重新种点什么?”
他轻声问。
母亲想了想:“种黄精吧。
你外婆最爱用它炖鸡,说是补气。”
王曜笑了:“好,明年清明,咱们一起种。”
当晚,他给李铮发了条消息:“南江新增五百亩试验田,主推黄精+林下套种模式,预算走专项申请。”
不到十分钟,回复就来了:“已启动生态评估,三日内提交方案。
另,S-CX1二期临床报告终稿完成,准备提交国际期刊。”
王曜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
他知道这份报告一旦发表,意味着“归时”
系列不再是民间口碑产品,而是真正进入医学视野的干预手段。
而他们选择公开全部原始数据的决定,注定会让某些同行坐立难安。
第二天清晨,他又一次独自上山。
这次带上了铁锹和几株黄精幼苗。
他在母亲指定的位置挖坑、培土、浇水,动作笨拙却虔诚。
种完最后一株,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下经纬度、海拔、光照时长,并拍下照片上传至“阳光链”
系统。
这是巴王所有核心地块的标准流程,哪怕是一次私人行为,也要留下可追溯的痕迹。
回到北京后,万玉告诉他一个意外消息:巴黎体验店开业三个月,复购率竟高达62%,远超国内水平。
更令人惊讶的是,许多法国用户开始自发组织“草本生活读书会”
,讨论中医理念、可持续消费与现代焦虑的关系。
一位巴黎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甚至写信建议,将“归时洗发膏使用日历”
纳入轻度抑郁患者的辅助治疗观察项目。
“他们说,每天记录头皮状态的过程,像一种冥想。”
万玉说着递过一份打印件,是那位教授的来信原文,“仪式感带来了掌控感,而掌控感能缓解失控带来的恐惧。”
王曜沉默片刻,忽然问:“我们在非洲的合作进展到哪一步了?”
“肯尼亚那边已完成首轮土地检测,视频也传来了。”
万玉打开平板,播放一段画面:广袤的红土高原上,一群黑皮肤的农民正弯腰插下第一批辣木与乳香黄连木幼苗。
镜头扫过他们的脸,每一张都带着笑,眼里有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