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会议结束,我回到吴德的家,李冰冰和欢欢果然好得不行。
欢欢已经改口叫她“妈妈”
,李冰冰像亲妈妈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看得我唏嘘感叹了很久,仔细观察了一下刘姨的表情,好像对她们这种情形不是特别的反感,于是放下心来,看来老人家也想通了,婆婆毕竟不能代替母亲,一个人要健康成长,感情就必须是完整的。
十几天没见面,我心里想她想得要命,可家里人多,只得忍住。
第二天是星期六,我突然提出要去锦都市,李冰冰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脸色绯红。
刘姨问道:“今天是星期六,你什么事这样忙?”
“妈,先锋县的情况你不是不清楚,工作头绪多得很。”
郎一平在先锋县工作时,每个双休日几乎都在加班,她非常清楚,何况先锋县棚户区居民上街闹事,吴德市几乎人人都知道,所以她没有强留。
我带着李冰冰,先到酒店把问题解决了,然后重新上车,赶到莲花山呆了一天,星期天下午才赶回先锋县。
黄依依和贾春花本来可以回锦都市生活了,但考虑到天气问题,她们喜欢上了莲花山这里的环境,打算住过这个暑天。
二人有时候烦闷了就回一趟红岩老家,两头来回的住,日子过得也很悠闲愉快。
我觉得她们这种安排也不错,一是儿子可以多和大自然亲近,得天地之灵气,城里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事故,成熟得早,性格上缺乏一种男人的韧劲,一遇挫折就颓废;二是秀水镇的项目建设还有一段时间,竣工估计也得九、十月以后去了。
棚户区改造已经正式破土动工,先建迁居房,这是政府准备用着建设安居房而提前收储的地段,按照城市的整体规划,这里是先锋县城主要的商住区,学校、大型购物中心、菜市场等配套齐全,三百米外就是一个大型广场,可供居民休闲娱乐。
第一期占地一百二十亩,可迁居四百七十户居民。
整个工程需要资金量十分庞大,前期只得让开发商垫资一部分,为了弥补资金的不足,我给黄尘中下了一道命令,今年杨柳镇必须卖够3.8亿土地资金,比上一年整整多出一个亿。
这一个亿加上第一期拆迁后的土地拍卖所得,一共可形成近三亿以上财政收入,基本能保证项目的需要了。
迁居房项目太大,任何一个开发商都无法整体承接下来,吴自清化整为零,按一号楼、二号楼……分拆招投标,李立秋中了其中一个标段。
现在我才明白,不管你制度多完美、多公开透明,招标人总会找出办法,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吴自清是建设局的老鬼,什么手段没见识和使用过?但在我们这种外行看来,整个程序和现场*作的确看不到丝毫猫腻,我虽然心里好奇,也懒得知道那么多,有时候“知识越多越反动”
。
迁居房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奠基仪式,我们还邀请了徐市长出席,现场人山人海,居民自发组织锣鼓队前来庆祝,热闹非凡,秩序却非常良好,国内一直关心这个项目的媒体现场对徐市长进行了采访,电视台也积极给予报道,可以说,棚户区的改造工程现在是真正成了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这边工程建设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纪委的查处工作也进入了关键阶段。
市纪委出面双规了临江镇的镇长姚志刚,他在当副镇长和镇长期间为自己的违规划拨宅基地和虚开发票报账,事实已经很清楚,据他自己初步交代,还接受了开发商的贿赂,具体数目真正核实中。
姚志刚落水,牵出了一大批官员,建设局副局长陈志敬、规划股股长、农建办主任、以及镇、社区的干部,劳动局、民政局也有部分干部利用职权优亲厚友,在低保、养老保险、医保上大做文章,引起了老百姓极大的愤慨,劳动局副局长、社保局长廖成武的姐姐廖成琼,家有500平米的楼房一栋,宝马汽车一辆,丈夫是地产商,群众有句顺口溜“住洋房、开宝马、溜洋狗、吃低保”
。
廖成琼没有工作,在家闲居,一条洋狗花了三万多,没事就遛狗,这样的人居然也每个月领上了低保。
按社区干部的说法,她本人没有生活来源,符合低保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