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卓远的营地中,相应团队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一次他们除了技术人员之外,还准备了优秀的翻译。
这些技术人员和翻译已经一起工作了一个多月,彼此间对于以前不熟悉的词汇或者专业内容都有了充分了解。
而且投标文件中所有的数据数据都是经过他们亲自调研思考分析出来的,并未偏听偏信所谓专业机构的资料。
他们也演练过专家可能会提的问题,针对一些刁钻古怪的内容有了预案。
述标的那个人就是林氏地产高薪聘用的本地项目经理。
这人y语流利,工程方面很懂,同时也在矿企做过基建。
总体而言,他进行述标,各方面的表达都很有自信。
第一名被安排在了次日上午述标。
拉蒙德企业的团队在此时终于抓紧了一把,不再懒散放羊,为了不迟到早早就从舒适的滨海港口城市驱车赶来了述标地点。
他们也希望能旁听。
贾马拉尼是整个评标工作的最高负责人,他同意这个提议。
毕竟为了公平起见,述标是允许有兴趣的企业旁听,但是只能旁听,提问必须由本地评标小组和特邀专家来。
特邀专家中包括了协助当地管理部门制定标书的那家欧洲咨询机构。
拉蒙德企业的团队负责人恰好认识欧洲咨询机构的专家,上前热络打招呼,一脸胜券在握的样子。
毕竟在场那么多本地专家,还不是要听欧洲专家的意见,招标档都是人家给拟的,能不听么?这些当地人读过书的能有几个,有专业知识的那还不是都在西方发达国家留学过的?
的确,在场专家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在西方世界国家留学回国的,他们没有留在繁华的世界,选择了落后贫穷的祖国,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美好。
另外百分之二十,是当地的官员,他们充分了解他们的国民,以及这块蕴藏着宝藏的土地。
他们也已经睁开了眼睛去看世界。
选择出卖国家利益和资源的人,最终会是怎样的下场?他们的国家如今还安好?他们能看到,能明白,时代不同了,不能再任由列强用隐蔽的方式继续殖民,把他们变成奴隶榨干他们最后的财富。
他们的国民不是只会做体力活挖矿的黑猴子,他们也有聪明的人博学多才。
给他们机会,他们也能建设自己的工厂,发展自己的企业,将矿石采集加工,而不是廉价出售。
他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如果这些评委没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早在留学之初就不会再考虑回国,或者早在此前已经收了大企业的利益,失去了进入评标现场的资格。
这些问题,林若妍仔细分析立刻就明白了。
拉蒙德的企业团队却似乎被固有观念束缚住了,不会用这样的角度看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