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个月后,他在当年母亲工作的实验室废墟中挖出一个密封舱。
里面是一枚生物芯片,标签上写着:“周临川?意识初核?未激活版本”
。
他颤抖着将芯片接入自己的共振器。
霎时间,万千声音涌入脑海??不是她的歌声,不是她的语言,而是她一生中所有**未说出口的话**:少女时代对音乐梦想的渴望,科研岁月里孤独的坚持,面对系统囚禁时无声的抗争,还有临终前那一瞬的释然与祝福……
这些都不是数据,而是纯粹的情感结晶。
他跪倒在地,泪水滑进沙土。
“妈妈……你一直都在等这一天,对吗?不是复活,而是真正地‘活着’说出来。”
他明白,林振邦当年封存的不只是她的意识,更是她作为“人”
的全部可能性??喜怒哀乐,犹豫挣扎,脆弱与勇敢。
而现在,这些都被归还给了世界。
他决定做一件疯狂的事。
他在废墟上重建了一个开放式的广播塔,命名为“临川之声”
。
每天午夜,他会将提取出的情感片段转化为声波,通过“众声协议”
向全球发送。
不加修饰,不做筛选,任其自由传播。
起初,有人投诉“噪音污染”
,认为这种未经处理的情绪流会扰乱心智。
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收听。
他们发现,在这些破碎的声音里,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说:“我听到她在哭,就像我当年一样。
可奇怪的是,我不再觉得孤单了。”
一名退伍军人写道:“那段战场上的喘息声,比我见过的所有纪录片都真实。
我终于敢承认:我怕过,我逃过,但我仍然值得被尊重。”
一年后,“临川之声”
被列入联合国文化遗产名录。
评语写道:“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悲伤不再被视为弱点,而是联结的桥梁。”
而在纪念馆,每年清明,野菊与白玫瑰依然并列摆放。
老吴退休那天,特意留下一把旧扫帚,挂在值班室墙上,下面贴了张纸条:
>“留给下一个听得见的人。”
他走后第三天,监控拍到两个身影再次出现在碑前。
依旧是中山装老人与白裙女子,他们并肩而立,手中各执一封信,轻轻放在花束旁。
随后,女子转身面向镜头,嘴角微扬,嘴唇动了动。
这一次,监控居然录下了声音。
她说:“谢谢你们,让我终于能把话说完。”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共心仪终端短暂黑屏,随即浮现一行手写字体:
>致所有曾沉默的灵魂:
>
>我们曾以为,改变世界需要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