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一种仪式的完成??生者接过死者之言,再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这份言语的重量。
次日清晨,李昭咽下最后一口气。
没有哀乐,没有诏书,没有追谥。
按照他生前遗愿,遗体由小满、阿禾、赵铮三人亲手裹入素麻布中,抬往桃林深处。
沿途百姓闻讯而来,却不哭不闹,只默默伫立道旁,人人胸前铜牌轻震,发出低鸣,如同集体低语。
葬礼不在土中,而在声里。
他们将李昭安放在一棵新生桃树之下,树根处埋下那只木匣。
随后,小满取出骨笛,横于唇边。
这一次,他不再吹奏《破寂》母调,而是缓缓奏起一段新曲??由全国各地寄来的平民话语提炼而成的旋律,有母亲哄睡的呢喃,有工匠打铁的节奏,有市集叫卖的起伏,有孩童嬉笑的跳跃。
共心器自动采集此音,瞬间传遍全国。
与此同时,所有民声塔同时响起同一段广播,由一名八岁盲童朗读:
“今天,李昭爷爷走了。
但他教我们说的话,我们会一直说下去。
他说,语言是灵魂的指纹。
我的指纹很小,但我愿意印上去。”
话音落下,举国静默三息。
然后,第一声响起。
“我在。”
长安街头,一名乞丐低声说。
“我在。”
洛阳学堂,百名学生齐声应和。
“我在。”
北境哨所,士兵们面对风雪,逐一报出姓名。
“我在。”
南方渔村,老妪抱着孙儿,望着海面呢喃。
“我在。”
西陲驿站,旅人点燃篝火,对星空低语。
“我在。”
皇宫之内,启平帝脱下冕旒,独自立于殿前,声音颤抖却坚定。
万千声音汇成洪流,逆着山河奔涌,最终归于望归村桃林。
那棵新栽的桃树忽然摇曳,花瓣纷飞如雪,而树下泥土竟微微隆起,似有一股力量自地下苏醒。
共心器检测到异常频率??不是来自地壳,也不是机械回波,而是一种纯粹的、由人类集体意识凝聚而成的声场波动。
明心连夜赶来,手持改良版共心仪,屏上显示:共振峰值突破历史纪录,波形结构与《破寂》曲谱高度吻合,但多出一个从未记载的尾音??像是叹息,又像是微笑。
“这不是技术现象。”
她喃喃,“是群体记忆完成了某种……觉醒。”
十年过去。
望归村已成为“言冢”
所在地,《承言录》三百卷藏于地下密室,由太阳能驱动的共心阵列昼夜诵读,永不中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