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月光洒在水面上,碎成千万片银鳞。
她将一封信折成纸船,放了进去,轻轻推入水流。
纸船晃晃悠悠地漂远,像一颗载着心事的种子,驶向未知的彼岸。
第二天,她拜访了镇上的邮局。
工作人员查了七年前的记录,确认那张明信片确实是从这里寄出的。
而更让她震惊的是,邮局后巷的旧公告栏上,贴着一张泛黄的告示:
**“心灵信箱”
志愿者招募启事**
地点:大理云栖小院
内容:收集陌生人的心事,代为投递至远方溪流
备注:无需署名,只需真诚
下面还有一行手写小字:
>“如果你不敢说出口,就写下来,放进瓶子,我会帮你送到风里。”
林小满愣住。
原来周晚从未停止倾听,哪怕在最孤独的岁月里,她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这场无声的对话。
她当即决定推迟返程,在小镇多留一周。
她开始整理周晚留下的全部手稿,并联系苏晓,准备将《听见》第57章改为特别双篇结构:上篇为周晚遗作《她说她不恨世界,只是太累了》,下篇为林小满实地探访的纪实录音《五月十二日晴》。
与此同时,她也在“云栖小院”
挂起了第一只漂流瓶箱,箱子上刻着一行字:
**“你可以不说名字,但请一定要说出自己。”
**
消息传开后,短短三天,箱子里就塞满了纸条、信件、甚至录音U盘。
有人写下对亡妻的思念,有人坦白自己曾想轻生,有个小女孩画了一幅全家福,背面写着:“爸爸走了三年,妈妈昨天终于笑了。”
林小满每天傍晚都会坐在溪边,一封封读这些信。
她不回复,也不评判,只是读,然后把它们折成纸船,放入溪中。
她相信,有些疗愈,发生在传递的过程中,而非结果。
第四天午后,一位白发老太太拄着拐杖走来,将一封信投入箱中。
林小满礼貌地点头致意,老人却忽然停下脚步,盯着她看了许久。
“你……是不是林小满?”
她问。
“是的,您怎么知道?”
老人颤抖着手从怀里掏出一本旧杂志,封面正是《听见》节目的专题报道。
照片上,林小满站在“倾听小屋”
门前,神情温柔。
“我女儿……去年冬天走了。”
老人声音哽咽,“她抑郁症很多年,几乎不跟人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