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有些人已经开始依赖虚拟倾听者了。
】
回复很快到来:【已经在筹备专题研讨会。
地点定在“倾听小屋”
,下周六。
你能主持吗?】
她回了个“好”
字,随即陷入沉思。
傍晚时分,小舟再次出现,这次他带来了新的画具。
他在庭院里支起画板,开始临摹那盆风信子。
林小满坐在一旁,看他一笔一笔勾勒花瓣的轮廓。
“你知道吗?”
她忽然开口,“今天有个听众说,他宁愿听一段真实的哽咽,也不想要十句完美的安慰。”
小舟停下笔,笑了笑:“就像画画。
最美的线条,往往是最不规则的那一笔。”
“可现在,有人想用AI生成‘理想化的倾听者’。”
她低声说,“能随时回应、永不疲倦、永远温和。
听起来很完美,对吧?”
小舟沉默片刻,抬头看她:“那你告诉我,当你最难熬的那个夜晚,是谁陪你熬过去的?”
林小满愣住。
“是你自己录下的那句‘我还在这里’。”
小舟轻声说,“不是某个程序,不是某个虚拟形象,是你自己的声音,提醒你自己你还活着。”
她心头一震。
那一夜,她再次开启录音笔:
“今天我们谈‘效率’,谈‘智能化’,却忘了最原始的情感交换才是疗愈的核心。
机器可以记录,但无法共鸣;它可以回应,但无法等待。
而真正的倾听,常常发生在沉默里,在对方还没准备好说出口的时候,在眼泪落下之前的那一秒停顿中。”
“我们不怕科技进步,怕的是人心退场。”
“那位程序员朋友,谢谢你让我看到这个问题。
我想告诉所有正在研发情感AI的人:请不要取代倾听,而是帮助更多人学会彼此倾听。”
“真正的疗愈,从来不是‘有人替你承担痛苦’,而是‘有人愿意陪你一起经历它’。”
录音结束,她走出屋子,仰望星空。
远处,一只萤火虫缓缓飞来,落在风信子的叶片上,微光闪烁,如同一句未说完的话。
她忽然想起京都那位老教师,想起他放入溪流的玻璃瓶,想起他说的那句“现在轮到我来说了”
。
她转身回屋,打开地图软件,搜索“云南大理五月十二日邮政编码”
。
几分钟后,她订下了一张前往大理的车票,出发日期:三天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