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李响是有自信的。
他从高中出来辍学创业,能有今天的成功,靠的就是一手异于常人的市场认知。
虽然第一款SEV胎死腹中,可那也是因为政府部门反对将低速电动车合法化,加上纯电mini的出现影响了...
雨水顺着松山湖封装厂房的钢架滑落,在地面溅起细碎水花。
林正阳站在首台晶圆贴片机前,手指轻轻拂过设备外壳上“磐石-1”
三个字。
这是他亲自命名的国产化封装产线第一代核心设备,由徐师傅带领团队联合哈工大、中科院微电子所耗时十一个月自主研发。
设备进场只是开始,真正考验在接下来七十二小时的连续稳定性测试。
“电压波动控制在±0.5%以内,温控精度±1.2℃,焊线张力误差小于3微牛。”
技术总监王振宇递来实时监测数据板,“目前所有参数都在设计区间内,但……塑封模具的排气效率比预估低18%,可能导致气泡残留。”
林正阳眯眼看向透明观察窗内的自动化流水线。
机械臂正将一片8英寸晶圆送入压合腔,树脂缓缓注入模腔,过程安静得近乎凝滞。
“换高流动性环氧?”
他问。
“试过了,粘度降下来,但热膨胀系数上升,冷热循环测试容易开裂。”
王振宇苦笑,“我们卡在材料配方上了。”
林正阳沉默片刻,忽然转身走向实验室角落那台老旧的手动液压机??那是他当年在深圳城中村修电动车时用过的工具,被徐师傅当纪念品搬到了新厂区。
“把最新一批样品拿过来。”
他说。
十分钟后,三片刚完成塑封的芯片被夹在模具之间。
林正阳亲手加压,缓慢而坚定地旋转手轮。
显微镜下,树脂流动轨迹清晰可见:边缘微小气泡随压力梯度向排气槽迁移。
“看到了吗?”
他指着画面,“不是材料问题,是模具流道设计太直,气体无处可逃。
改S型缓冲槽,延长保压时间0.3秒。”
王振宇愣住,随即狂喜:“我马上让设计组调整!”
“别急。”
林正阳擦了擦手,“告诉他们,这不只是技术问题。
每一片芯片里都有一万个逻辑门,每一个门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等车回家的父亲、一个巡夜归来的警察、一个高原上呼吸困难的老人。
我们不能让他们因为一颗气泡失灵。”
话音未落,陈璐打来视频电话:“沙特方面紧急联络,他们首批五百辆X3已部署至鲁卜哈利沙漠腹地,但极端沙尘环境下‘家书键’唤醒失败率高达40%。
当地工程师尝试清洗麦克风无效,怀疑是声学结构共振导致拾音失真。”
林正阳立刻调出X3车载系统的远程诊断日志。
屏幕上,频谱图显示在60-80Hz区间存在持续干扰噪声。
“沙粒撞击车身产生的低频振动传到了语音模块。”
他迅速判断,“通知李文博,启动‘静语计划’??给麦克风加装被动阻尼环,再叠加自适应滤波算法,优先屏蔽结构传导噪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