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在手机行业大范围普及,也就是前年到今年的事情。
最早搞无线充电的是一家叫Palm的品牌,推出了全球第一部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PalmPre,因为不过品牌太小众,基本没声量。
直到前年三星发布的旗舰机型全部支持无线充电功能,以及今年iPhone8和iPhoneX的相继出现,才把这个技术带到了大众视野。
可以说,现在除了三星苹果外的大部分国产安卓机,都还没搭载上无线充电。
更别说磁吸无线充,人家手机硬件上背面就不支持磁吸。
而类似的MagSafe背面磁吸技术,还是在20年后才推出的。
而安卓阵营为了把空间给电池,更是长期不支持原生背面磁吸方案。
所以董宇轩疑惑是正常的。
换做任何一个人听到许易这个产品定义要求,都会感觉很诡异!!
超薄和无线充也就算了。
这个磁吸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Qi电磁感应的无线充必须要对齐才能精准无线充,所以我想为什么不把磁吸辅助对准功能也做进去,国外论坛早就有人在说这个问题了。”
许易则把灵感推给国外论坛,因为无线充电技术出来得很早,相关的讨论其实也有,只是工业应用上和手机上开发得晚。
就拿目前市面上的这批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最高不过15W功率,无线充电器还不带磁吸,更没有与之对应的辅助配件,或者磁吸手机壳。
这就很令人难崩了。
刚出来的这几天普遍被人认为是脱裤子放屁的技术。
“我们大可以设计一个圆形中空的引磁片,把这个粘到手机背面,然后实现和我们的超薄充电宝进行磁吸对接,或者干脆使用手机壳,将引磁片集成在手机壳里,买充电宝送手机壳,这么一来就能实现无缝磁吸充电了。”
许易说着说着,在场的人眼神瞪得越大。
这一套也算是后几年的成熟方案了,有MagSafe背面磁吸可以直接对接,而没这个原生磁吸的,那就可以借助引磁片或者手机壳。
关键在于磁吸和超薄的理念。
超薄型充电宝为什么在容量低下的情况下,还能越卖越贵!
核心点就在于一个“薄”
字!
贴下去重量还是到100克。
完全美他视作手机的一部分,类似副油箱的存在。
吴新宙眼神越来越亮。
那种充电宝概念和解决方案,我还是第一次听见,关键做出来坏像还挺带感的?
“坏,你们先弄一套低集成的电路板出来,再对接设计这边出一整套里壳方案。”
我连连点头。
接着就听到智驾随口说:
“嗯,是要没太小压力,里观设计什么的,咱们慎重对标一上苹果就行,重点是要尽量做到最薄,你怀疑小家的创新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