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小皇帝这才知道他父王早已命齐冥去抓上清寺主持。
“人在哪?”
“在前院花厅。”
齐冥已经从前院侍卫那里得知王爷出了事,但不知详情,他担心地往屋里望了几眼。
小皇帝从他身边越过,就要去前院花厅。
想了想,站住脚:“把主持带到僻静院子,不许闲杂人靠近。”
父王的情况不能外传。
什么折寿,什么他父王享年三十七,更不能让外界知道。
齐冥本想问王爷的情况的,却见小皇帝雷厉风行,说完就转身去了东厢房,他只得赶紧去办事......
夜雨初歇,青石板上浮着薄光。
林小禾撑伞走过书院长廊,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沉睡的记忆。
昨夜那场暴雨来得突然,仿佛天地也在为某些即将浮现的往事哭泣。
她低头看着手中新收到的一封信??信封泛黄,边角磨损,邮戳显示寄自云南怒江峡谷深处的一个小镇。
寄件人没有留名,只在背面用铅笔潦草写着一行字:“她说过,要是有人愿意听,就把这个交给他们。”
她回到资料室,将信放在桌中央,如同供奉一段未竟之言。
苏晓赶来时,窗外晨雾正缓缓散去。
两人对视一眼,谁都没说话,只是默默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拆开信封。
里面是一本手掌大的日记簿,纸页脆如枯叶,字迹细密而颤抖,墨色深浅不一,像是在昏暗油灯下断续写成。
第一页写着:
>**1964年秋,我被派往傈僳族山寨教书。
我是班里唯一的女教师,也是第一个会说当地话的外乡人。
>他们叫我“阿姐”
,孩子们围着我唱山歌。
我以为这是开始,后来才知道,那是我一生中最亮的光。
**
林小禾的手指微微发颤。
这语气……太熟悉了。
不是母亲的笔迹,却有着相似的节奏与温度,那种属于理想主义者特有的、近乎执拗的温柔。
“这会不会是……你母亲同期的人?”
苏晓低声问。
林小禾点头:“很可能。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全国有上万名知识青年奔赴边疆支教。
很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
她们决定逐页扫描存档,并请语言学家协助辨认部分模糊段落。
随着整理深入,一个名叫**杨婉清**的女人逐渐浮现: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中文系,主动申请前往怒江山区任教;三年间教会三百余名少数民族儿童识字,编写了第一本傈僳语?汉语对照读本;1967年冬,在一次批斗会上被指控“利用教育进行文化渗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