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象征人物。
与此同时,戈壁滩的棠树苗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生长。
短短半月,已高逾人肩,枝叶舒展,金边闪烁。
陈砚带领科研团队驻扎现场,日夜监测。
他们发现,这些树不仅能吸收记忆数据,还能将其转化为生物电信号,通过根系向地下扩散。
更诡异的是,每当有人在树下低声讲述往事,附近沙地就会浮现出模糊脚印,朝向静语窟遗址深处延伸。
“它们在引导。”
林知微的弟子说,“就像当年白露走过的路。”
她决定亲自进入静语窟。
出发前夜,她将《承音册》交予陈砚保管。
“若我未能归来,请继续相信那些声音。”
她说,“它们不是幻觉,是千万人共同撑起的堤坝,挡住遗忘的洪流。”
次日清晨,她独自踏入荒漠。
风沙扑面,可奇怪的是,越是靠近遗址,空气越清明。
巨石阵列静默矗立,第八道裂隙依旧敞开,仿佛等待她的到来。
她没有犹豫,迈步走入。
石室内部比想象中温暖。
墙上不再只有文字,而是布满流动光影??那是全球用户正在上传的记忆片段,像河流汇入大海。
中央第七张石椅空置,其余十二张皆有虚影端坐,面容模糊,却散发着熟悉的气息。
她走向第七椅,轻声道:“我是来接你们回家的。”
话音落下,整个石室震动。
地面裂开,一道光柱自地心升起,直冲天际。
归名书院的弟子们仰头望去,只见棠树顶端忽然绽放万千花朵,虽非花期,却花开如血,香气弥漫十里。
花瓣飘落处,人们耳边响起低语??不是录音,也不是广播,而是仿佛有人贴着耳畔,轻声说出一段尘封往事。
北京胡同里,一位老太太颤抖着打开尘封五十年的铁盒,取出丈夫临终前塞给她的纸条:“若有一天你能公开念它,请替我说一声‘对不起’,也说一声‘谢谢’。”
她走到院中,面对天空,一字一句念了出来。
声音微弱,可就在那一刻,附近七户人家同时推开窗户,有人跟着念,有人流泪,有人跪下。
上海弄堂,一名老人教孙子唱童谣,唱到“红裙走,过石桥”
时,楼下经过的小女孩突然停下,回头说:“我奶奶也这么唱。”
老人愣住,问她奶奶名字,竟是当年一同被捕的女教师。
两家相认,抱头痛哭。
西安高校,历史系教授在课堂上播放《第一课》录音,校方紧急叫停,派保安驱散学生。
可第二天,全校三千名师生集体静坐,每人手中举着一页打印稿,拼成巨大标语:“我们要听真话。”
这一切,都被忆纸网络实时记录。
系统显示,全球“共感指数”
突破临界值,第八门彻底开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