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另,乌县令已报你为‘蜀郡文学掾’,秩比六百石,属太学府辖下。
若无异议,春暖即赴关中受职。
望慎思之。
??王夫”
张良读罢,久久不语。
窗外风起,吹动案上残纸,发出沙沙轻响。
他望着信末“文学掾”
三字,嘴角微动,竟似苦笑。
他曾是韩国贵胄,如今却要以“文学掾”
身份,正式纳入秦之官僚体系。
这是否意味着,他终将臣服于这个曾灭其国的帝国?
他起身踱步,手指抚过墙上悬挂的一幅地图??那是他亲手绘制的韩地旧图,山川城池,一一标注,连当年新郑宫阙的位置都未遗漏。
如今,那座城早已更名为“颍川郡治”
,宫室倾颓,唯余断壁残垣。
“若为吏,便再难回头。”
他低声自语。
可若不为吏,他的声音又如何能传至庙堂?他的书,他的思,他的痛,又能被谁听见?韩地百姓的哀嚎,宗室子弟的血泪,难道就只能埋于这蜀中山野,随风而散?
他忽然想起乌县令那日的话:“他是真将这些孩子当宝了。”
是啊,这些孩子,无论出身贫贱,皆可读书,皆可为吏,皆可入军升迁。
秦不问门第,只论功过。
这或许正是韩所缺的??不是变法之酷,而是制度之公。
张良闭目良久,再睁眼时,目光已定。
他提笔研墨,铺开一纸,写下复信:
“夫子尊鉴:
良虽布衣,志在记史,不在仕途。
然若能以一己之学,助朝廷明得失、鉴兴亡,则受职何妨?惟愿不掌刑狱,不涉兵权,但守文职,专司典籍编修。
若允此请,来春即赴关中听命。
另,请将前呈竹筒之书,加注‘韩氏遗录’四字,存于太学秘阁,禁非史官擅阅。
此非私藏,乃为后世留一线真声。
??良顿首”
写毕,他将信封好,唤来书舍旁侍读的童子,命其送往县府。
当夜,张良独坐灯下,翻检旧稿。
他取出一册未完成的手札,题曰《韩民纪苦》。
其中记载了韩昭侯变法时,百姓因赋税过重而卖儿鬻女之事;又有韩王安降秦时,宗室女子被掳为婢,途中投河自尽之惨状。
这些事,他在给王夫子的书中皆未详述,因恐触忌讳。
可他知道,历史若只由胜者书写,真相必将湮灭。
他正欲落笔续写,忽闻院外有人叩门。
开门一看,竟是乌县令,披着蓑衣,脚踏草履,肩头还落着未化的雪粒。
“这么晚了,县令怎的来了?”
张良忙迎入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