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没了。
记载,文书,壁画,挂毯……统统没了,一概被判定为邪恶的异教信物,全都销毁掉了。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污蔑与清晰,直到十五世纪中期,他们才终于逼迫人类忘记了神明们给予他们的种种恩惠,将罪恶的名头压在了我们身上,叫我们挣脱不得。
我们失去了……”
卓库勒突然有了一个微妙的停顿:“总之,正如他们期望的,我们终于堕落成了可憎的怪物,让人类厌恶我们,畏惧我们,我们被驱赶,被剿灭——虽然我们也挣扎过,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如果不是我们还有圣地。”
基督教会当然不会轻易放过旧日神明的眷属,但问题是,这是神灵覆灭的地方,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亵渎和污染了。
他们不是不可以净化这地方。
但这就意味着有成千上百的天使,至少是半天使要因此而死去。
他们的血液必须浸透这片土地,骨骼,内脏和羽毛也必须埋在这里,还要经过上百年的岁月,才能够将这里最后的异端力量去除。
但这对教会又有什么好处呢?那时候的教会已经走向了追逐金钱,女人和权力的歧途,不再有为了信仰付出一切的圣人了。
“何况神明已死,留下的不过是祂最后的残余罢了。
于是教士们就理直气壮的宣称,愿意怜悯我们,给我们一点最后的苟延残喘之处。”
说完了这句话,卓库勒不再言语,北岩勋爵抬起头,才发现,这里寂静如死,从他们走上岛屿开始,无论是海水,是滩涂,还是密林,都没有一点生机,没有昆虫,没有鱼,没有飞鸟,也没有走兽……
第418章“圣地”
(2)
不过这种说法也不是很对,因为密林中还有北岩勋爵,利维和卓库勒,以及其他寻踪而来的吸血鬼们,只是身为人类,只有一盏煤油马灯的北岩勋爵,或许能够隐约感觉到却绝对看不到他们——吸血鬼的隐匿能力是很强的,仅次于精怪中的小魔怪,但小魔怪胜在身体细小,可以藏在任何一道缝隙或是窟窿里。
吸血鬼的身形却与人类差不多,大小,甚至比人类更为瘦长高大。
这些贪婪的狩猎者一路追随着他们,数量越来越多,却露出一丝端倪——仅限于对人类,半恶魔却是一个不差的将他们看在了眼里,他甚至能够看见他们的面孔和衣着,有趣的是,当他们才从船上下来,踏上浅滩,进入密林的时候,出现的吸血鬼都如卓库勒一般衣着整齐,四件套,戴着高顶礼帽,脚上也是光亮的系带皮鞋,一些吸血鬼手中还持着手杖。
这种装扮虽然拘谨,繁琐,却丝毫不影响他们在林中奔跑,攀援,跳跃。
但随着他们进入密林,吸血鬼们的衣物就变得越来越少,容貌也开始与人类有了鲜明的不同,很难说,他们是因为抛弃了世俗间的遮蔽物,才开始肆无忌惮地展露原先的模样,还是为了肆无忌惮地展露原先的模样,才抛弃了世俗间的遮蔽物。
他们的头颅已经呈现出扁平的蝙蝠形状,耳朵却拉长长大,高高地立起来,这种头颅显然无法戴上高顶礼帽,犹如锥子般的肩膀,拱起的脊背,凸起的胸膛当然也穿不了人类的衬衫和外套,就连他们的裤子也会因为犹如鸟儿般向后弯折的膝盖而被撕裂,他们的手和脚已经有人类的两倍或是三倍那么长,所以手套和鞋子都只能被抛下,或是被尖利的爪子从里面戳穿。
这些爪子很适合用来捕捉和杀戮,以及将他们自己挂在屋檐或者树枝上,却没办法让吸血鬼们变得更加体面一些。
等利维感觉到他们正在往下的时候,身边的吸血鬼看上去已经和人类毫无关系,更像是一只只灰白色皮肤的大猴子,他们挂在树枝上,卷缩在岩洞里,或是爬伏在溪流边,偶尔会发出利维听来非常刺耳的声音——那是人类听不到的高频率声。
过了一会儿,又一群吸血鬼出现了,他们身着一千多年前的古罗马人或者是凯尔特人的装束。
在那个时代,织物的获得非常艰难,无论是亚麻,丝绸还是棉布,所以虽然是两个国家,两个文明,两个不同的信仰,他们在穿着上依然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譬如,最里面是一件贯头长衬衫,简单点来说就是一大块长方形的布料对折后,在对折的中间点挖个洞出来,以便穿着者把它套在头上,然后在中间系上腰带,或者是在两侧用针缝起来。
外面的,要么是一件圆形斗篷,要么就是后来被罗马人称为托加的大块羊毛布,甚至无需剪裁,他们通过精妙的缠绕而将它固定在人体上。
这些吸血鬼的表现也更加沉稳冷淡。
他们望向北岩勋爵和利维的时候,眼中甚至没有出现过一星半点的食欲,畸变的程度也要比之前看到的吸血鬼更加轻微,也就是说更像是一个人。
利维立刻就想到了,他们应当就是这里的祭祀,他们依附着死去的神灵而生存到今。
或许因为有着这点眷顾,才能够避免堕落为令人恶心的野兽。
北岩勋爵也已经看到了黑色密林中的一抹白色,凯尔特人的神殿还停留在朴素,自然和庄重的时段,论起华丽与精巧,根本无法与现在的教堂相比,但灰白色的庞大建筑——尤其是突然出现在密林之中的,连绵不断的岩石宫殿,依然会令人惊叹与慑服,他们和卓库勒一起被迎接进了神殿,作为祭品,他们依然可以得到优待。
北岩勋爵打量着他的房间——利维在另一个房间,他们分开了,他的心中却不怎么惊慌。
或许是对于曾经听说过,但从未见到过的另一种信仰而感到震撼,这种震撼,甚至超过了他心中的恐惧。
这是一个极其方正的房间,有门,没有窗户,显然也是在这种光线昏暗到几近于无的密林中,窗户仅有的两个作用,通风和取光,已经缺失了其中的一半——至于通风,他看见了墙壁高处的镂空,石头被砌筑起来的时候有意错开一小点,错开的一小点就成了天然的通风口,狭窄细长,既能避免野兽的入侵,又能保证房间不受雨雪的滋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