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现在,它借由千万人同步觉醒的瞬间,完成了最后一次校准。
整个清梦司的数据库开始自我解压。
被封存的文献一页页浮现,如同雪片飘落于公共视窗。
《被删节的黎明》全文公开;《沉默的母亲》诗集重现;甚至连早已失传的“自由学派”
讲义都被还原出原始文本。
而在西南高原的古庙中,林砚颤抖着手接通最后一组星砂节点。
水晶屏上,代表“民间真相图谱”
的光点已连成一片浩瀚星河,覆盖全国百分之六十八的区域。
更惊人的是,某些光点之间出现了双向流动??这意味着,不仅有人上传记忆,也有人成功接收并产生了共感。
“我们做到了……”
她喃喃道,“记忆真的可以传染。”
就在此时,一道陌生信号接入网络。
坐标指向极北冰原边缘的一座废弃气象站。
画面亮起,是林知微。
她身边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胸前别着一枚褪色的南陵书院徽章。
“我是贺明霜。”
老人开口,声音沙哑却清晰,“三个月前,我自愿进入名单,不是为了逃避,而是要潜入清梦司的心理评估中心,收集他们对‘高风险个体’的判定逻辑。
现在,我带出来了三十七名仍保有清醒意识的学者,他们藏身于各地‘矫正中心’的地窖、通风管道、甚至焚化炉夹层。”
她抬起手,展示一段微型录像:昏暗房间里,一群瘦弱的身影围坐一圈,用手电筒照着一本手抄本,逐字朗读《启蒙宣言》。
他们的嘴唇干裂,眼神却明亮如炬。
“我们从未停止教学。”
贺明霜说,“哪怕只剩一人记得真理,教育就没有失败。”
陈昭闭上眼,任泪水滑落。
他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清梦司仍有武装力量,仍有未启用的终极武器库;民间也有太多人仍未觉醒,或因恐惧而选择继续沉默。
但此刻,火种已然燎原。
数日后,第一批“记忆守护站”
在民间自发建立。
它们没有名字,不挂旗帜,往往藏身于旧书店、茶馆、乡村祠堂。
人们带着祖辈遗留的信件、照片、日记前来,由志愿者录入加密系统,并附上口述讲解。
每个站点都设有一盏长明灯,灯芯浸染茉莉花油??那是林知微归来时点燃的第一支蜡烛的余烬。
某夜,一个小男孩牵着母亲的手走进南方小镇的记忆站。
他指着墙上一幅泛黄的照片问:“这个人是谁?”
照片里是个年轻女子,站在图书馆门前,怀里抱着一摞书,笑容灿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