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大人勿怪,此乃苏某的侄子,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还请大人勿怪。”
苏恪起身解释。
“这般盯着人看,可不礼貌。”
刘卓随口道,然后就开始步入正题。
“本官听李掌柜说了,你们要献出一半的家产以示诚意,但是我却并不打算接受你们的家产。
且不说此事传到朝廷会如何?本官要你们的家产又能做什么?”
“即便在场所有人的家产加在一起,也不及刘氏商行产业的零头,本官取之无用。
本官今日来此并非为了尔等之家产,而是希望诸位可以为山东流离失所、漂泊无依的百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敢问巡抚大人,我等应该如何做?”
一富态中年男子起身询问道。
“问的好。”
刘卓起身来到了包房的中央。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
但是如今的百姓缺的不是捕鱼的技术,而是没有捕鱼的地方。
换句话说,就是百姓因为土地兼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鱼塘。”
“又该如何做呢?需要建一座可以让百姓生存的鱼塘,鱼塘也可以称作工厂。”
“将流民、百姓集中在一起,集体开工。
产出不仅可以卖出挣取银两,发放薪资,很大的几率还能盈利。
无论是棉纺、丝织、绫、绸缎,亦或者干果、食品加工,皆可如此。
诸位是否听明白了?”
刘卓望向众人问道。
“抚台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们接济那些流民、穷困百姓?”
有一精干男子询问道。
“本官什么时候说要接济他们了?本官的意思是说开设工厂,雇佣流民为工厂劳动。
此举不仅安置了流民,工厂的产出还可以挣取银两,是双赢之举。
与纯粹的接济、施舍不一样,是两码事。”
刘卓耐心解释道。
“但是,在省内建设工厂真的可以赚到银子吗?”
有人试探性的问道。
“李常在,你来给他们解释。”
刘卓一脸的无语,随后快速的走到了座位上,倒了一杯酒独饮。
“诸位也都知道,近日,东昌府至登州府的水泥路东西贯通。
途经济南府的商人络绎不绝,酒肆客栈等店铺的生意爆火,这还仅仅是东西线。”
“倘若兖州府境内的水泥路贯通,临府开封、徐州、淮安等地的商人更是蜂拥而至,到时候还怕挣不到银子?若非商行人手不够,你们觉得巡抚大人会将这块肥肉让出来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