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策未成于生前,因世人尚不信真;今见万民心醒,故借天地之力,托古窟而出。
愿新朝用之,勿使苍生再堕迷梦。”
泪滴落在“苍生”
二字上,晕开墨痕,宛如花开。
她忽然明白,宁平从未真正离去。
他的思想,他的信念,早已化作无数条暗流,潜行于世道人心之间。
每一次有人为真相发声,每一次有人拒绝遗忘,都是他在重生。
三日后,苏婉儿命人将《贞观遗策?终章》誊抄百份,分送国史馆、太学、各地书院,并附书一封致新帝启明:
>“陛下欲启明于世,非仅开禁书、赦文字而已。
>明者,不在诏令,而在民心之觉;
>启者,不在宫阙,而在童蒙之教。
>今日所献,非一人之策,乃千载之魂所凝。
>愿陛下以之为镜,照见过往之罪,开创未来之新。”
启明帝览信恸哭,当即下诏:“自即日起,凡入学童子,必修《记忆课》,讲授三代兴亡、百姓苦难、英雄抗争。
教材由民间共编,三年一更,永不断续。”
此举震动天下。
教坊学舍之外,村野私塾亦自发设坛讲史。
一位老农站在田埂上,对一群孩子说:“你们爷爷的爷爷,曾因说了一句‘粮不够吃’被打进牢里。
那人叫赵大根,就埋在这片地底下。
每年清明,咱们都该给他烧张纸,写上真话。”
与此同时,江湖异动再起。
北方传来急报:一座废弃矿井中挖出铁箱,内藏三百具骸骨,每具胸前皆挂铜牌,刻有姓名、籍贯、死因。
最令人惊骇的是,这些人均死于二十年前,正是周厉推行“断忆令”
之初,所谓“暴民作乱,尽数剿灭”
的那场屠杀。
然而铜牌上分明写着:“因藏《春秋》残卷被捕”
“因教授先王礼乐问斩”
“因拒改族谱赐毒”
……
尸骨运至洛阳忆灯台前,万人空巷。
苏婉儿亲自主祭,焚香三炷,宣读每一位逝者之名。
念到第三十七位时,人群中突然冲出一名青年,扑跪于地,嚎啕大哭:“这是我爹!
他没死于战乱,是被活埋的!
我娘骗我说他随军远征,原来是为了保我性命……”
那一夜,忆灯台火焰冲天,百姓自发守灯七日,轮流讲述身边人的遭遇。
有人揭开祖屋地板,发现夹层中藏有半部《孟子》,纸页发黄,边缘焦黑,显然是从火中抢出。
有人翻出母亲临终遗物,是一枚绣着“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