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北风卷起叶子在王府的院子里跑。
有些叶子落在湖泊和水渠里,便点出一圈圈涟漪,宋言安静的坐在后院石凳上,一双眼睛直直看着水中的波纹,无人知晓他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他很难形容现在的感觉。
...
宁平将那封冰晶信函置于案头,每日清晨必焚香一炷,静坐良久。
他不言不语,只以目光摩挲那行悬浮于冰中的字迹??“娘子,别这样。
我一直在等你。”
仿佛那不是一句呼唤,而是一根从昆仑雪山垂下的丝线,轻轻缠绕住他的心脉,稍一松手,便是万丈坠落。
长安的雪未停,已连下七日。
坊间传言,此雪非天降,乃是玉碑泣出的寒气随风南渡。
百姓不信神异,却在自家门前自发摆上一碗清水、一盏孤灯,说是“接引归魂路”
。
更有孩童编了新谣,在巷口跳着唱:
>“冰里藏句话,风吹到我家;
>娘说莫忘记,爹说要回家。”
史心院初立,百废待兴。
宁平虽挂名兼领,实则处处受制。
六部尚书联名上奏,称“史心干政,有乱纲常”
,请求裁撤其监察权。
皇帝未准,但也下旨限制经费,仅拨三十石米、五匹粗布作全年用度。
宁平不恼,反笑谓属官:“朝廷给得少,我们自己挣。”
遂率众人白日编纂《失名录》,夜则亲赴市井讲学,题为“忆灯夜话”
。
第一场讲学设在西市废墟,原是断忆炉所在之地。
百余人席地而坐,火把映着冻土,像一片跃动的星河。
宁平立于高台,声音不高,却字字入耳:
>“你们可知道,为何他们烧书、毁谱、剜名?因为他们怕的不是叛乱,而是记忆。
一个人忘了父母,便成了孤奴;一族人忘了祖宗,便沦为走狗;一国人忘了来路,就成了任人驱使的傀儡。
可只要还有人记得一个名字,哪怕只是‘张大牛’这样的寻常百姓,历史就不会真正死去。”
台下有人抽泣,有人握拳,也有人默默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册子,借火光一笔一画补写着家谱。
一名老妇颤巍巍起身,嗓音沙哑:“我爹叫李守仁,二十年前被拖去城南审忆司,再没回来……我想起来了,他是教书的,常说‘民不可欺’四个字。”
话音未落,四周已有数十人应和:“我也记得!
我也记得!”
那一夜,三百二十七人当场登记姓名与家族残忆,汇成《初醒册》第一卷。
与此同时,苏婉儿自江南密报传来:千灯计划已深入西南苗疆,九心莲种子已在十二寨落地生根。
更令人震动的是,她在一处古洞中发现前朝遗存的“声纹壁”
??古人以特殊黏土筑墙,能将临终呐喊永久封存。
只需以特定频率轻敲墙面,便可听见百年前的哭声、咒骂、诀别之语。
她派人录下三段最清晰的声音,刻于竹筒,由信鸽千里传书送至长安。
宁平深夜独听,泪湿衣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