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若是为了权势,实在说不通。
若是为了大哥,可你分明知道,他所要的从来都是……天下太平。
北赵朝堂像被隐在暗处多时的暴风席卷而过,只剩断壁残垣,然而一片狼藉之后,收拾起来依旧平静如前,不知情者恐怕看不出风雪之日的惨烈。
朝堂之上,也如此景。
该死的死了,光明殿空了一半,除了许多人不明不白死在了那夜,实在看不出脚下曾蜿蜒鲜血,甚至死了一位皇帝。
自然,不在场的臣子们也不知晓,弘文帝的死亡。
在梁安的铁腕冷脸镇压下,李不为和林鸿羽竟凭两人撑起了光明殿的正常运作。
第一件事,便是弘文八年恒渊谋逆案,卷案重审,将当年尚且活着的或有所牵连的人一并提审,连同前步军统领彭开阳案一同查明。
第二件事,弘文十八年,纪宛逝世真相,前一品侯府中尚有旧人也全然被带回京都。
第三件事,弘文二十五年,梁绍盐马道案。
三案并行,倒是井井有条。
只是这样久远的事,仔细思索起来又全都是与梁家有关的事,不免叫人相信,北赵最终还是照着弘文年间陛下最担心的方向沉沦下去了。
口口声声说不曾觊觎权力的梁家人,终究还是自梁安身上露出了真正面目,这年纪轻轻却声名赫赫威名远扬的平南大将军,恐怕扶持当今陛下便是如此打算。
细思索起来,弘文年间,梁安嘴上倒是说得好听扶正东宫,实际上却大张旗鼓和其时瑞亲王交往过密,之后更有许多事印证了今日结果。
听闻当年宿州城中,梁大将军也借势为瑞王大闹一番立威,而后,赵敏时谋逆事后,整个宿州府更是被赵宴时掌握在手。
那可是北赵粮仓。
这一着棋,莫不是梁安一手操纵?
果然人心难测,说得冠冕堂皇,装得一副铁面无私,满口什么忠义,还不是被这梁姓武将占了天下?
想起当日他在朝上为难群臣,摆出一副只他捧着一颗赤子忠心的模样,质问“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是为何意的模样,没得叫人恶心。
结果又如何了?
其时言论,真真可笑。
有人暗中思索,太上皇尚且在世,新帝登基不久连翻三案,尽是弘文年间的事,岂不叫太上皇丢了脸面。
如此更是印证了,只怕皇帝和梁安之间,果然是有不可告人的交往。
虽这样想,但到底没有弘文帝的声音传来,众人便也装死,总之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要查什么,都不算错。
如今朝中更是乱作一团,尚有梁大将军镇压着,谁敢造次?
横空出来的那叫李不为的,听闻是陛下从前尚是瑞王时在宿州的心腹,如今才入京都虽未封官职,但有眼睛的都看出来,不止陛下信任,平南将军也替他保驾。
这下哪还有不明白的?这定是平南将军安插在朝中的文臣。
闻着味道的人,自然一窝蜂想讨好,被李大人一应驳斥训回——只是他们保不住颜面的用词——李不为从来客气请回,只是不见。
正在众人在背地里暗骂的时候,惊天消息又在年末炸响。
新帝新年改名绥安,取惠此中国,太平无事之意。
炸响的消息并非绥安年号,而是自立春日起,广招文武贤臣,开放科举,殿试不止皇帝,连同李不为、林鸿羽一同考察,文臣武将皆有其位。
众臣心中惶惶,虽听起来不可思议,但难免生出了因“一朝天子一朝臣”
而自己地位不保的惶恐。
等到听闻梁安夜宿皇城,更是惊恐异常,本该上谏痛斥这不知尊卑礼数的莽夫,该群臣死谏治梁靖之个大不敬之罪……可环视四周,的确死了不少同仁,还能站在此地的人便心中宽慰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