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顿饭没有个五块十块,根本下不来。
俺们只能起这样一个摊子,正好可以让兜里没多少钱,又想换换口味的学生过来尝尝。”
水娃连连点头道:“可以可以,这个想法好。
林娃子,也不知道你脑袋咋长的,连这个都能想到。”
庞学林笑了起来,这种学校门口的小摊位在后世随处可见,可在这个时代,却极为罕见。
事实上这些天,庞学林在兰大周围观察,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相比于后世,这个时代的餐饮业并不发达,个体户虽然有,但也就在学校附近卖点早餐,压根就没多少家。
其实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
在这个城乡高度分化的年代,农民工这个词还没有出现,占全国人总人口超过80%的农民,大部分还被禁锢在土地里。
城市居民大多也有各自的工作,国企下岗潮还没有到来,一般有正儿八经工作的城市平民,也不愿意去从事这些看起来低贱的行业。
工人阶级是先锋队可不是说说的。
即使到后来的国企倒闭潮,很多下岗工人宁可去菜市场捡菜叶子吃,也不愿意做些小买卖养家糊口。
当然,时代的大潮下,谁也无法幸免。
生活会逼迫着这个古老而又勤劳的民族去一步步适应未来那个高度工业化的时代,中国的第三产业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因此,在这个时代能够站出来摆摊的,基本上都不会混得太差。
等再过个三五年,想做这生意难度可就大了,竞争对手会多到让人怀疑人生。
接下来的时间,庞学林和水娃再次忙碌起来。
庞学林首先去买了五张折叠式的桌子以及塑料板凳,又买了两辆三轮车。
水娃则去弄了一个三眼的煤炉子和一个单眼的小煤炉。
随后,两人去市场上买来大块的牛肉,牛骨,猪骨以及面粉、萝卜、小葱、香菜等等。
第三天傍晚,下午四点半,庞学林和水娃一人骑着一辆三轮车,来到了兰城大学校门口。
随后,两人将桌椅从车上搬下来摆好,又将炉子搬下来。
锅里是已经在家里提前做好的高汤,端上炉子放好。
庞学林在一旁的三轮车上竖起了一块用毛笔字写的招牌——兰城拉面。
在兰城,只有兰城牛肉面的说法,从来没有兰城拉面的说法。
不过庞学林相信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有所改变。
未来,兰城拉面将会遍布全国各地。
从西至东,从南至北,每一个地方都将会出现它的影子。
兰城拉面将会和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一起,成为中国餐饮界的传奇。
一块钱的清汤拉面,一块五的煎蛋面,两块钱的牛肉面。
已经煮的发白的大骨汤在煤炉子上面冒着热气,香气四溢,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的目光。
水娃第一次在路边摆摊做生意,行人目光转向他的时候,显得有些紧张和害臊。
庞学林倒是泰然自若地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他的脸皮厚得很,人生经验又丰富,摆个路边摊做生意对他而言压根就不算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