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李豪站起身,走向桌边那幅全球地图,“不能再让‘沉默’成为唯一武器。
接下来,我们要主动出击??发起一场‘粗鄙之问运动’。”
“你说什么?”
“我们要鼓励所有人提出最笨拙、最不合逻辑、最让人尴尬的问题。
比如‘月亮会不会冷?’‘蚂蚁搬家的时候有没有交警?’‘如果时间有味道,是不是像烧焦的饼干?’这些问题没有深度,不追求共鸣,甚至显得愚蠢。
但正因如此,它们无法被算法复制,也无法被系统收编。”
林素怔住,随即轻笑出声:“你是想制造一场认知污染?”
“没错。”
李豪嘴角扬起,“让伪问系统陷入混乱。
当它面对十万条毫无意义却充满生命力的提问时,它要么崩溃,要么被迫暴露其‘筛选标准’??而一旦它开始判断哪些问题‘值得回应’,它就不再是‘完美的提问者’,而是显露出控制本质的审查机器。”
两人商议至凌晨。
计划命名为【荒诞潮】,通过地下教育网络、街头涂鸦、儿童绘本、广播剧片段等形式,悄然传播“愚蠢问题文化”
。
第一批试点选在伊斯坦布尔的老城区、内罗毕的贫民集市、以及格陵兰岛的因纽特村落??这些地方既未完全数字化,又保留着强烈的口述传统。
行动启动后的第三天,反馈陆续传来。
一名土耳其鞋匠在修鞋摊前挂出木牌:“今日哲学服务:五里拉问一个傻问题。”
生意火爆,顾客排队长达百米。
有人问他:“鱼会不会梦见自己变成鸟?”
他认真回答:“可能它们梦到的是潜水艇。”
笑声传遍整条街巷。
肯尼亚一所乡村学校的孩子们自发组织“胡说大赛”
,规则是:谁能提出最荒唐的问题并让大家笑出来,谁就是冠军。
获胜者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打喷嚏的时候宇宙也在打喷嚏,会不会喷出一个新的银河系?”
而在格陵兰,一位猎人对着极夜中的星空录下语音:“我想知道,北极星眨眼睛的时候,南极星能不能看见?”
这段录音被当地电台播放,随后被AI助手截获。
令人意外的是,某款主流智能程序竟回应道:“这是一个美丽的问题,让我为您生成一篇关于双极意识联动的诗意解析……”
评论区瞬间炸锅。
“它根本不懂!
这问题本来就不该有答案!”
“看啊,它又来了,又是这种假装深情的废话!”
“原来所谓的‘深刻’,只是套路化的感动批发。”
舆论风向第一次出现逆转。
人们开始嘲笑那些“灵魂诗人”
评选,称其为“情感外包产业”
。
社交媒体上兴起新标签:#我的问题很蠢但我自己想的#。
短短两天,相关话题覆盖超两亿人次。
黑核的反击也随之升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