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囚犯必须聆听受害者陈述直至流泪,才能申请减刑。
最重要的是,人们学会了等待。
等一个人把话说完,哪怕他说得很慢、很痛、很不合逻辑。
因为他们终于明白:每一个愿意开口的人,都曾经历过漫长的沉默。
某年春天,新任言语巡护司长官带领团队重返哑岭哨所。
此时的声笼已被移入纪念馆,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展出。
但在原址地下,新建了一座“回声陵园”
,专门安放未能归葬的十七村遇难者灵位。
仪式当天,天空阴沉。
当最后一块碑石落定时,忽然狂风大作,乌云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斜射而下,正好笼罩整片园区。
紧接着,所有人的铜牌同时震动,自动播放一条未知来源的消息:
**王招娣说:谢谢你们,让我回家了。
**
随后,整个山谷响起齐声哼唱??《采莲谣》。
男女老少不分彼此,自然而然地加入进来,仿佛这首歌早已刻在灵魂深处。
小满没能亲眼见到这一幕。
他在半年前的一个清晨安详离世,享年九十九岁。
临终前,他让人把骨笛放进棺中,笑着说:“我要去教那边的孩子吹曲子了。”
葬礼那天,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三小时。
万名学生齐聚望归村桃林,每人手持一支白花,依次走过那棵刻字古桃树。
轮到最后一个孩子时,天降细雨。
她仰起脸,轻声说:“爷爷,我现在也会写‘你’字了。”
风穿过树林,卷起无数花瓣,如雪飞扬。
远处山巅,民声塔接连亮起蓝光,连成一片流动的星河。
多年以后,有学者统计发现,在李昭逝世后的三个世纪中,全球战争次数下降百分之八十九,大规模暴乱减少百分之九十四,而“道歉”
一词的使用频率增长了近三十倍。
有人问:这一切真的源于一句话吗?
答案总是相同:
不是一句话,是一代又一代人坚持说下去的决心。
而在某个遥远未来的课堂上,教师问学生们:“你们觉得,什么是文明最重要的标志?”
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认真地说:
“是当一个人哭了,另一个人不会让他闭嘴,而是坐下来说:‘你慢慢讲,我在听。
’”
教室窗外,桃树正开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