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最前方是个小女孩,正踮脚将一封信投入木箱??那是信义驿站的收文口。
李昭凝视良久,轻声道:“原来如此……我们点燃的不只是灯,更是路。”
几个月后,南方爆发蝗灾。
官府起初隐瞒不报,百姓饿殍遍野。
然而这一次,不再有人沉默。
数十名义学学生徒步奔赴灾区,一边发放药粮,一边收集民情。
他们将每一份控诉写成《民声录》副本,加盖铜牌印记,通过信义驿站层层上传,直至御前。
启平帝展阅三日,废寝忘食。
最终下诏:免赋三年,彻查地方官吏,并亲自赴灾区祭奠亡魂。
他在田埂上对百姓说:“从前我以为治国靠权谋,如今才懂,真正的根基,是你们敢说出来的那句话。”
回京途中,他特意绕道朔州书院。
李昭迎于门外,两人并肩走入庭院。
启平帝望着满园桃李,忽问:“若有一天,有人再以‘我在’为名行恶,你当如何?”
李昭不答,只轻轻敲响檐铃。
三短,两长。
片刻后,全国铜牌同时微震,仿佛回应。
“陛下可知,”
李昭微笑,“为何这铃声从未改变?”
“为何?”
“因为只要第一个声音是真的,后续千万声便无法伪造。
谎言可以模仿形式,却模仿不了觉醒的节奏。
就像春天来了,冻土里的根自然会pushing向阳光??哪怕压着千斤巨石。”
启平帝久久无言,终是长叹:“朕曾以为你是臣,现在才明白,你是师。”
岁月流转,灯火不熄。
十年后,阿禾成为书院主讲,授《声律》与《民情纪要》。
她依旧穿着粗布衣裳,讲课时却自有威仪。
一日课毕,有学生问:“老师,若敌人再来,用更新的邪术呢?”
阿禾望向窗外暮色中的“我在碑”
,轻声道:“那就让我们教更多人写字,让更多人学会问问题,让更多母亲能对孩子说:‘别怕,你说的话有人听。
’”
她顿了顿,补充道:“真正的防御,从来不在城墙之内,而在人心之中。”
又是一年清明。
书院组织祭扫阵亡义士墓园。
孩子们手捧白蜡,依次在碑前诵读逝者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轮到一位名叫林小禾的女孩时,她声音清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