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正是她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刘奚见状,继续问道。
“不知洞中气息是否通畅?渗水又如何处置?矿石运出,是靠人力还是器械?”
他问得平静,但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
周夫人发现,这些连她自己都只能答出个大概的难题,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却仿佛成了条理清晰的条目。
刘奚自从去了一趟向家庄,刘奚就发现这个时代的矿井还有很多可以改良的地方。
说来也是讽刺,其实早在数百年前的东汉,很多技术就已有了雏形甚至成熟的应用。
刘奚有些想法,本以为已经超越时代,后面才知道有些古人也有很多厉害的技术。
可惜在这个知识被豪门世家视作私產的时代,一项技术的传播,远比它的发明要困难得多。
比如前世在网络论坛上,曾有无数人將水力锻锤奉为欧洲中世纪的伟大发明。
可实际上,几百年前南阳太守杜诗便已发明了利用水力驱动鼓风冶铁的水排,其精巧程度,毫不逊色。
可惜这一项足以改变生產力的技术,就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真正扩散开来。
“言语空泛,恐难说明。”
刘奚说罢,他竟真的从袖中取出了隨身携带的纸笔。
在眾人惊愕的目光中,坦然地在自己的案几上铺开。
那副架势,已浑然忘却了自己身在何处。
他在纸上迅速勾勒出几个草图,推向上首。
“夫人请看,譬如巷道支护。
寻常矿洞,多用独木或三角支撑,遇土石鬆动,极易倾覆。
但若仿照营造宫室之法,以榫卯扣合坚木,结成四方井字之架,层层相叠。
如此,则力分八方,远比独木支撑要稳固数倍,巷道轻易不会塌陷。”
他指尖移动,又画了一个简图。
这项技术其实皇室掌握了很久,不过刚刚那个问题,很多现在已经有的技术並没有扩散出去。
“又譬如通风。
洞深则气闷,浊气重而下沉,积於洞底,人处其中,则百病丛生。
若能在矿脉远端高处,另开一口通天竖井,形成高低之差。
浊气自会寻高井而出,新鲜空气便会从主井口而入,往復循环,矿奴自然体健,採掘之力亦不会衰减”
这个方法他已经教给向家庄的里正了,按照刘奚的推测,现在向家庄应该给他们的矿石打好竖井了。
方才还热闹非凡的宴厅,此刻已是鸦雀无声。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身上。
此刻的刘奚,眼神明亮,言辞精准,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对技术的绝对自信,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而周夫人,已经不自觉地微微前倾著身体,全部心神都被那几张草图和刘奚的讲解所吸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