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29章 嘴(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晚,他们在火塘边架起便携式播放设备。

当磁带缓缓转动,第一句歌声响起时,林见鹿浑身一震??那是《创世歌》的开篇,但旋律中多了一段此前从未记录过的副调,节奏缓慢而沉重,如同大地裂开的缝隙中涌出的回响。

更令人震惊的是,随着歌声推进,房间里的温度似乎悄然下降。

挂在墙上的铜铃无风自动,发出清越的一声颤鸣。

王璐后来分析指出,这段音频中含有大量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成分,能引发人体内脏共振,造成“灵异感”

或“通灵体验”

“这不是录音。”

林见鹿喃喃道,“这是……仪式的延续。”

益农告诉他,普米族有一种古老信仰:人的声音不会真正消失,而是沉入山体、渗入溪流,在特定时刻由自然之力带回人间。

“爷爷说,有些歌必须有人听见,否则灵魂就找不到归途。”

林见鹿忽然明白了什么。

从敦煌的烽燧到锡林郭勒的草原,再到此刻的怒江峡谷??这些声音并非孤立事件。

它们彼此呼应,构成一张横跨时空的声网,连接着生者与死者、个体与族群、记忆与遗忘。

而他所做的,从来不是“采集”

,而是“回应”

返京途中,他开始整理一份名为《声音契约》的文件。

其中第一条写道:“任何对传统声音的数字化处理,必须包含三个要素:知情同意、文化语境还原、反馈机制建立。”

他将其提交给“开源声音联盟”

,并提议在全国设立“声音守护员”

制度,由地方传承人直接参与数据管理。

与此同时,“民韵通”

APP因违规使用未经授权的声音样本被立案调查,其母公司股价暴跌。

舆论风向彻底逆转,《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警惕文化AI的殖民性》,引用林见鹿的话:“当我们用算法生成一首民歌时,我们究竟是在致敬,还是在抹除?”

冬天再度降临北京时,国家图书馆启动“百年乡音”

工程,计划用十年时间系统性抢救濒临灭绝的地方方言与口头文学。

林见鹿受邀担任首席顾问。

项目启动仪式上,他带来了一件特殊展品:那卷格日勒交给他的羊皮长调抄本。

如今,它已被制成数字孪生档案,嵌入区块链存证系统,每一笔访问记录都公开可查。

“真正的保护,不是封存。”

他对台下数百名学者说,“是让这些声音继续生长。”

几个月后,一个意想不到的合作提案摆在了他面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以《烽燧之应》为核心素材,打造全球首个“人类集体哀悼之声”

的跨国艺术项目,邀请各国艺术家基于本地丧葬音乐进行再创作,最终汇成一部跨越文明界限的《安魂曲》。

林见鹿犹豫了很久。

他知道,一旦进入国际舞台,这些原本属于特定文化的私密声音,将面临更大的解读风险。

但他也明白,悲伤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

他最终答应,但提出三项条件:第一,所有参与国必须提供原生态录音,并附上传承人访谈;第二,作品演出时需同步直播各地实时反应画面;第三,最终成品不得用于商业发行,仅限公益展演与学术研究。

项目启动当天,敦煌再次迎来一支考察队。

这一次,他们不仅带来了最先进的声学仪器,还请来了十二位来自不同民族的吟诵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在忍界运营FGO我的师门有点强什么鬼上单新顺1730隐婚娇妻成长记杀怪百分百爆率,你跟我比幸运?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斗罗之神位掌管者恶魔小保姆一世之尊斗罗第一刀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凶狠狠的指挥官,晚上粘着要亲亲昭昭明月(双重生)九零后天师吴峥唐思佳丧尸他后妈钻石王牌之魔投救世主华娱之我即是天命疯撩!她的病娇小狼狗又奶又黏仙门万年:开局获得大道法貌美虫母是世界的瑰宝[虫族]乾元劫主我还没上台,经纪公司就倒闭了帝将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