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25章 会玩(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会议室里坐着十几位专家,有民俗学者、音频工程师、人类学家,也有文旅部官员。

讨论进行到一半时,一位年近七旬的语言学家突然提出质疑:

“林先生,您推动的‘个体化声纹建模’固然精细,但我担心过度强调个人风格,会削弱艺术形式的整体性。

比如末伦说唱,若每个传承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变异,将来如何界定‘正宗’?”

林见鹿沉默片刻,起身打开投影,播放了一段未经剪辑的田野录音:陆秀英唱《文龙与肖妮》时,因情绪激动,在“投江”

一句前突然停顿,呼吸急促,足足五秒后才继续。

随后他又切换成另一位老艺人黄阿福的版本,同样的段落,却是干脆利落地一气呵成,毫无滞碍。

“两位都是国家级传承人。”

林见鹿说,“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故事,却流露出完全不同的情感逻辑。

陆奶奶经历过丧夫之痛,所以她唱‘不得相见’时,像是剜心;而黄老年轻时曾远走南洋谋生,他对离别更习惯隐忍。

他们的差异,不是错误,而是历史本身的不同切面。”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如果我们只保留一个‘标准版’,那就等于宣告:其他所有活生生的人,都不重要了。

真正的文化保护,不该是把声音做成标本,挂在墙上展览,而是让它们继续呼吸、生长、彼此对话。”

会议室陷入长久寂静。

最终,主持会议的副院长点头:“这份理念,写进标准草案第三章。”

散会后,林见鹿没有立即离开。

他在研究院档案馆借阅了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间采风资料。

泛黄的笔记本里,记录着无数现已失传的民谣片段,有些只有几句歌词,连旋律都未标注。

其中一页引起他的注意:

>“桂西北某村,壮族妇女夜间织布时所唱,名《梭子歌》,调悲凉,词多即兴,常述生活艰辛。

现无人能全篇演唱。”

他盯着那几行字看了很久,忽然想起在靖西采访时,有村民提过类似的名字,但当时并未深究。

他立刻拨通小韦的电话:“帮我查一下,龙邦镇周边有没有老人还记得《梭子歌》?特别是那些曾经做过手工土布的女性。”

三天后,小韦回信:找到了一位九十一岁的潘氏阿婆,年轻时是村里最出色的织女,至今还能哼出几句。

林见鹿当即订票南下。

再次踏上靖西的土地,已是深秋。

稻田褪去金黄,裸露出湿润的泥土,空气中弥漫着焚烧秸秆的气息。

潘阿婆住在一座偏僻的半坡寨子里,房屋低矮,屋内仍摆着一台老旧的木制织机,漆色斑驳,梭子静静躺在经线之间,仿佛随时准备启动。

老人听力不佳,说话缓慢,但当林见鹿拿出录音笔,轻声说“请您唱一段《梭子歌》”

时,她的眼神忽然亮了起来。

她颤巍巍地坐下,双手抚过织机,像是抚摸旧日时光。

然后,缓缓开口:

>“梭来回,线纠缠,

>一夜织成十丈寒。

>儿未成衣娘先老,

>灯油尽处月弯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漫威世界的武神剑气长安我是大渣男[快穿]穿成男配他前妻[穿书]斗罗大陆之星罗大帝身份互换后,宫主他卑微求宠剑守长安农家恶毒后娘她超凶人道大圣病毒进化从宝可梦开始美漫大恶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墨尔本,算到爱史莱姆在日本当反派我伪装成了美少女的第二人格恶魔小保姆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对不起,我的爱人是祖国[快穿]澳洲风云1876妙木山的塔姆仙人别和我装穷智齿电影世界穿梭门七十年代之军嫂来自古代穿成年代文里的极品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