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说完,她转头离开,画面慢慢变黑。
心痛还在持续,这种痛觉很令郑培文感到陌生,尚来不及细究,听见ai下达宣判:“心动判定失败,您有剧烈心动反应,根据节目玩法,您的两日奖金都将清零。”
后来的时间,属于获胜嘉宾柳橙。
大概为了照顾其他嘉宾的感受,节目组、以及柳橙本人,都没有大肆庆祝这次胜利。
心脏带来的麻木反应逐渐蔓延至全身,郑培文只能麻木地恭喜柳橙,看王珂哭得双眼通红,一时忘了该怎么安慰她,该调用哪套社交词令。
幸好王珂身边有柳橙,似乎也不需要多余的安慰。
郑培文独自走回了房间。
前三周,他把自己当一个玩家,全身心投入这场生存游戏。
他和每一个人打交道,试探他们的情感流向。
每周的攻击玩法,他积极参与,观察嘉宾淘汰后其他人的表现,他一度觉得自己变成了真正的节目嘉宾。
直到第三周心动测定那晚,系统提示他1v1攻击成功,获得被攻击方的20分,他的大脑忽然僵了一段时间。
隔天,确认乔安娜出局,他发现自己骤变得迟钝,而后,他一直在努力调节这种迟钝。
他的研究涉及人工智能情感交互训练,一直有专门的认知心理学导师随从指导,习惯遇到问题,及时咨询。
不像这里,孤岛环境,缺少专业咨询师。
溯溪进医院那天,他想过找母亲,哪怕打个电话,工作人员随时扛着摄像机对准他,他毫无兴趣在镜头下表演,只能放弃。
从医院回来的晚上,他和田维基聊天,维基说他欺骗了乔安娜的感情。
彼时,郑培文不认同。
虽然他对1v1攻击成功很意外,因为太清楚测定系统的逻辑机制,他不认为那足以说明感情的真伪。
是到刚刚的终极心动测定,从摄像机镜头里清楚地看见乔安娜对自己的态度转变,他才想明白,维基也许是对的。
乔安娜是这个节目里极少数真正以真实自我回应他人的人,她对世界抱有信任,也因此对他的伪装毫无防备。
是的,他在节目里的大量表现都经过理性打磨的伪装,有时几近完美,有时也会有微小的瑕疵,偶尔需要借助道具——例如墨镜——来维持情绪距离。
人类情感错综繁复,要击中关键并不难,只要他愿意,他可以精准模仿任何风格的社交魅力。
今年是郑培文读博的第三年,研究方向是机器人与认知心理学结合,最近在准备毕业论文。
三年前刚入学,参加跨学科研讨课,张涵润是客座讲评人,她的研究方向是基于真人情感行为数据库展开的模型训练,对他在课上做的项目构想提出了诸多质疑,两人由此结识。
张涵润比他大三届,算是他的师姐,博士毕业后回国,受a厂邀请,设立了实验室。
她的实验室常年与国内一线视频平台合作,采集恋综等高参与度恋爱真人秀数据,用于训练ai识别真实情感行为。
师姐知道他在准备论文,也清楚他未来想做情感型机器人,郑培文去年冬天回国的时候,和他提起l平台《心动禁区》,张涵润的实验室为这档节目提供了技术支持。
郑培文听完很感兴趣,师姐鼓励他报名,从研究角度给了他建议。
综合考量后,郑培文按招募要求准备了简历并发送。
报名理由简单:一来,他能沉浸观察真实社交,采集一手数据;二来,实验室为节目组打造的测定系统也需要验证。
尽管恋爱综艺更契合他的实验需求,但他并无在恋爱综艺里和某位女嘉宾发生浪漫邂逅的意图,担心自己的状态会显得太过游离,相较而言,反恋综类型更适合他。
收到节目组面试信息后,郑培文第一时间告知对接导演,自己的身份背景,以及参加节目的意图。
以为导演会拒绝,不料她的态度竟很积极,当即表示:“我们要录的是一档生存游戏类节目,可能每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目的,至于大家能不能得偿所愿,要看能在节目里留多久。”
初面之后,郑培文又连续接受了五次面试,他人在波士顿,面试都是线上。
签署录制合约前,节目组总负责人出面和他商量,基于他的特殊背景和研究需求,如果和其他嘉宾一起角逐奖金,会有作弊嫌疑,负责人很有社交手腕,直接将难题抛给他,询问他解决办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