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站起身,走向雷达站后的掩体,推开沉重的铁门。
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具休眠舱,表面覆盖着厚厚灰尘。
这是当年“蜂巢谷事件”
幸存者的备份意识体,因政治压力被迫冻结至今。
官方记录早已抹去他们的存在,但守夜人一直守护着这里,像守墓人守着未立碑的坟茔。
他拂去最前端一具舱体上的灰,玻璃罩内,一张熟悉的脸静静沉睡??赵振邦,赵山河的父亲,也是“山河星计划”
的首席科学家。
他曾亲手签署协议,将自己的意识上传至“山河星”
核心,作为最终应急唤醒模块。
可二十年来,系统始终未能激活他。
但现在,舱体内指示灯竟微微闪烁起来。
守夜人颤抖着手按下检测键。
脑波曲线显示,F区神经元集群正在活跃,频率与外界传来的童谣完全同步。
“你听见了?”
他贴着玻璃问,“他们都记得你。”
就在这时,祁连山深处,浓雾之中。
陈雨桐踩着湿滑的岩石前行,背包里的录音机随步伐轻轻晃动。
她身后跟着十几名志愿者,有退伍侦察兵、地质学家、藏族向导,甚至还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记者,拄着拐杖坚持跟队。
他们已在迷雾中跋涉三天。
指南针失灵,GPS失效,所有人只能依靠彼此的声音保持联系。
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味,像是大地在呼吸。
每当夜幕降临,远处便会传来低频震动,仿佛某种巨型机械正在苏醒。
“再走五公里就是地图标注的位置。”
向导喘着气说,“但前面是断崖,唯一的路是穿过一条废弃引水隧洞。
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的,后来塌方封死了。”
“那就挖。”
陈雨桐说,“一寸一寸挖。”
没有人反对。
他们在洞口扎营,用铁锹和岩镐开始掘进。
凌晨两点,第一声碎石滚落回响在隧道深处时,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
因为??
**有人在里面唱歌。
**
歌声稚嫩,是《月亮粑粑》的第一段,用湖南口音轻轻哼出。
“不可能……”
老记者喃喃,“这地方几十年没人来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