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舆论反转,#请尊重真心做事的人#登顶热搜。
真正致命的一击来自十二月中旬。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频道播出五集系列纪录片《追光者:中国科幻觉醒》,其中第三集聚焦《我们生活在南京》幕后,长达四十分钟的独家footage展现了曹忠如何带领团队攻克“量子通信可视化”
这一世界级难题??他们邀请中科院院士参与剧本论证,将真实科研数据转化为影像语言,甚至为一个十秒镜头重写了三百行代码。
节目播出当晚,央视新闻微博发文:“真正的文化输出,不是模仿,而是创造。
致敬每一位让梦想照进现实的追光者。”
这一刻,曹忠的形象完成了从“争议导演”
到“时代符号”
的跃迁。
但他本人却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驱车前往北京郊区的精神卫生中心。
病房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蜷缩在床上,眼神浑浊。
他是曹忠的父亲,阿尔茨海默症晚期患者,已经认不出儿子。
曹忠轻轻握住父亲的手,低声说:“爸,我拍的那部电影,成了。
咱们中国人也能做出让全世界抬头看的科幻片了。”
老人微微颤动了一下,嘴唇嗫嚅着,忽然哼起一段模糊的旋律??那是六十年代一首老歌《英雄赞歌》的片段。
泪水无声滑落。
他知道,父亲那一辈人,也曾有过仰望星空的梦想,只是时代未曾给予他们舞台。
而现在,他替他们站上了这个世界最高的叙事平台。
一周后,奥斯卡官方公布第96届最佳国际影片申报名单。
美国媒体惊讶地发现,中国大陆选送的作品不是任何一部传统文艺片,而是??《我们生活在南京》。
紧接着,诚影公司官网发布声明:将于次年一月在纽约林肯中心举办《我们生活在南京》全球首映礼暨“东方宇宙叙事”
主题论坛,届时将邀请诺兰、维伦纽瓦、宫崎骏(通过视频)等国际顶尖电影人进行对话。
消息传出,洛杉矶震动。
AMPAS(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内部会议纪要流出:多位评委承认“该片在科学美学与人文哲思上的结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也有保守派担忧“政治意味过浓”
。
曹忠对此回应只有一句:“电影本就是政治的延伸。
问题是,谁的政治?”
新年第一天,邓紫棋登上时代广场巨幕,宣传格莱美预热演出。
她的身影背后,是一行金色汉字:**TheFutureisWritteninChinese**。
同一时刻,《人在?途》发布首支预告片。
没有夸张噱头,没有流量明星,只有三个普通人穿越春运回家的路上,在火车、大巴、乡村小道上经历的笑与泪。
结尾字幕缓缓浮现:“有些路,走得再累,也不能停下。
因为那里,有你在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