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就像当年那些人用生命守护科学一样,今天我们要用教育点燃未来的光。”
与此同时,张小宇辞去了影视公司的工作,加入国家历史影像修复中心。
他带领团队耗时半年,将“赤瞳工程”
留存的所有胶片、录音、手稿进行数字化抢救。
其中一段16毫米黑白影像尤为珍贵:1977年冬,一群年轻人在雪地中合影,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背后横幅写着:“誓为祖国核安全奋斗终生!”
这段视频在网上发布后,点击量突破十亿。
有网友评论:“原来英雄也曾年轻过,也会笑,也会谈恋爱,也有梦想。
他们不是天生伟大,只是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担当。”
一年后的清明节前夕,周舟再次来到那坡县烈士陵园。
这一次,他带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三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萤火班”
学生,最小的十三岁,最大的十八岁。
他们每人手中提着一只手工制作的纸灯笼,里面点着蜡烛。
“今晚,我们要做一件事。”
周舟站在纪念碑下,声音坚定,“把这些光,送回当年他们走过的每一寸土地。”
当晚,一场名为“萤火归途”
的公益行动正式启动。
志愿者们沿着三次秘密试运的原始路线,在关键节点放置LED模拟灯组,形成一条贯穿滇桂边境的“光影走廊”
。
无人机航拍画面显示,这条蜿蜒数百公里的光带,宛如一条苏醒的巨龙,盘踞在祖国南疆的群山之间。
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收看人数超过六亿。
而在直播镜头之外,一位住在贵州山村的老妇人正捧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流泪。
照片上是个穿军装的年轻人,笑容灿烂。
她不知道丈夫具体在哪一天牺牲的,只知道他走之前说了一句:“我去送光过去。”
如今,她终于知道,那束光,真的传到了未来。
深夜,周舟回到北京家中。
书房桌上摆着一封未寄出的信,是他写给赵大发的。
信里只有一句话:
>“你说的没错,屁股坐正了,才能当导演。
**
>
>可我现在明白了,真正的导演,从来不是拍戏的人,而是那些用一生演绎忠诚与信仰的人。”
他合上信纸,放进抽屉最深处。
窗外,晨曦微露。
东方天际,一轮红日正缓缓升起,洒下万道金光。
山河无言,岁月无声。
但有些光,一旦亮起,便永不熄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