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知道这地方。”
陆秀兰低声道,“就在麻栗坡和那坡交界的深山里,当地人传说那里有地底火焰,夜里能看到红光。
七九年打仗时,解放军曾在那一带修过地下掩体,据说是为了存放重要物资。”
周舟立刻掏出卫星地图比对,果然在两县交界处发现一处隐蔽山谷,地形封闭,四周峭壁环绕,入口极窄,航拍图像显示谷底有明显人工开凿痕迹。
“这里……很可能就是当年‘萤火计划’的备用中转站。”
他声音低沉,“如果赵大发真的活着逃了出来,并把关键设备转移到了这里,那就解释了为什么越军搜遍岩洞也没找到‘科学的东西’。”
当晚,他们在宾馆紧急召开视频会议,邀请军事历史专家、地质勘探队及公安部技术组共同研判。
结论惊人:所谓“地火井”
,极可能是1970年代为应对核战争而秘密修建的地下预警基站,具备防爆、防辐射、长期自持功能,代号“赤瞳工程”
。
“也就是说,‘萤火行动’不仅仅是护送专家。”
一位退休军工研究员在线上说道,“它的真实目的,是激活‘赤瞳工程’的核心模块,让我国在西南边境建立起独立的核污染监测网络。
而这套系统的关键组件,必须由人工携带穿越封锁线。”
“所以那个箱子……”
杨蜜明白了,“不是遗失,而是被幸存者藏了起来,以防落入敌手。”
“而且他成功了。”
周舟看着草图,眼中燃起火焰,“只要我们能找到‘地火井’,就能重启这套尘封四十五年的国防系统。
更重要的是??赵大发可能还留下了更多真相。”
次日清晨,搜救队再次集结。
这一次,除了当地向导,还加入了两名特种退役兵和一名核防护工程师。
他们携带雷达探测仪、热成像设备和破拆工具,全副武装向目标区域进发。
山路愈发险峻。
进入无人区后,手机信号彻底消失,GPS也只能勉强定位。
沿途植被茂密,藤蔓如蛇缠绕树干,空气中弥漫着腐叶与潮湿岩石的气息。
第三天午后,他们终于抵达草图标注的位置。
眼前是一座几乎垂直的峡谷,宽不足十米,两侧石壁高达百米,阳光只能照进几分钟。
谷底流淌着一条暗绿色溪流,水声幽咽。
“这里不对劲。”
核防护工程师举起盖革计数器,指针轻微跳动,“有微量放射性残留,虽然不致命,但说明过去确实存在过核相关设施。”
向导拨开一堆枯枝,露出一块半埋的水泥碑,上面刻着模糊的编号:“C.T.-07”
。
“C.T.……赤瞳!”
张小宇激动起来。
顺着溪流前行约八百米,岩壁突然凹陷,形成一个隐蔽洞口,被大量塌方土石掩盖。
众人合力清理两小时,终于露出一道厚重的金属门,表面喷涂着褪色的警示标志:**“高压电离区禁止入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