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栏目主动联系周舟,提出联合制作特别节目。
一个月后,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追思仪式。
二十一名代表性的“骡马运输连”
烈士遗属受邀出席,每人手中捧着一块刻有亲人姓名的青铜铭牌。
周舟作为主讲人走上台,身后大屏幕缓缓浮现一张张模糊却鲜活的面孔。
“他们没有军籍,却奔赴战场;他们不拿枪,却走在炮火最前沿;他们被称为‘民兵’,可付出的代价,远超许多正规军人。”
他的声音坚定而悲怆,“今天我们不说‘感谢’,因为两个字太轻。
我们要说的是??承认、铭记、补偿。”
现场一片静默,唯有啜泣声此起彼伏。
仪式结束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颤巍巍走到周舟面前,递上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布质袖章,上面用红线绣着“支前民兵”
四个字。
“这是我丈夫的。”
她说,“他走了四十年,民政局从没承认他是烈士。
今天,我终于能把这枚袖章戴在他遗像前了。”
2026年清明,高黎贡山深处的“马帮坟”
正式更名为“忠骨坡”
,并建成国家级抗战后勤纪念园。
黑色大理石墙上,五百六十七个名字依次镌刻,如同一条沉默的长城蜿蜒于云雾之间。
周舟再次执刀,在墙尾添上最后一笔:**李阿木,腾冲人,1957?1979,骡马运输连队员,殉职于片马通道**。
风掠过山谷,铃铛声仿佛自远古传来。
返程途中,杨蜜翻看新收到的认亲资料,忽然停下动作:“有个叫陈永年的老人,广西靖西人,说自己是‘骡马连’炊事班副班长。
他说……他还记得所有人的口粮配额,甚至能背出三百多人的籍贯分布。”
“联系他。”
周舟立刻说,“这种记忆,不可能造假。”
三天后,他们在靖西县城见到了陈永年。
老人住在一栋老旧筒子楼里,屋里堆满手绘地图与自制花名册。
他拿出一本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赫然是一页完整编制表:
>**第一梯队:腾冲组(63人)、龙陵组(41人)、盈江组(52人)……**
>
>**第二梯队:保山独立中队、德宏骡帮联合会、怒江协运大队……**
>
>**总人数:823人,实到817人,6人途中病退。
**
“我们不是乌合之众。”
老人眼含热泪,“我们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战斗力量!
可战后清点,只登记了‘伤亡若干’,连抚恤标准都没定!”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在附录页记录了一项绝密任务:**1979年5月12日夜间,运输连抽调精锐五十人,护送一批特殊物资穿越老山战区,目的地为某地下指挥所。
任务代号:“萤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