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它不像语园那样鼓励倾诉,反而禁止发言。
进入其中的人只能静坐,戴上特制耳机,接收来自世界各地匿名者的低语。
有人听到非洲孩童讲述饥饿,有人听见南极科考员独白思乡,还有人捕捉到一头老年大象临终前对幼崽的叮咛。
渐渐地,人们发现,比起“说出来”
,有时候“听进去”
更难,也更重要。
阿砾不再教书,但她每天都会去不同的听者亭,坐在角落,默默接收那些无人回应的声音。
她从不打断,也不评价,只是存在。
久而久之,有些人竟能通过共感感应到她的位置,专程赶来,只为确认:“这一刻,有人在听。”
某个黄昏,一个小女孩走进亭子,戴着oversized耳机,脸蛋红扑扑的。
她坐下后,忽然转向阿砾,认真地说:“奶奶说我小时候从来不哭,妈妈说是因为我太乖。
可我知道,是因为我怕哭出来,爸爸就不回来了。”
阿砾点点头,没有说话。
女孩盯着她看了很久,忽然咧嘴一笑:“你身上有铃铛的味道。”
阿砾怔了怔,随即微笑:“也许吧。
那是风带来的回忆。”
女孩离开前,在留言墙上写下一句话:
**“谢谢你听我说完,都没抢我的话。”
**
当晚,北极祭坛再次发光,忆果树叶片拼出新句:
**“倾听,是最温柔的诚实。”
**
十年又十年过去,阿砾的身影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有人说她回到了东荒种树,有人说她融入了共感网络,成了永不消逝的意识流。
唯有每年言语节那天,全球共感频道总会准时播放一段无声影像:一位白发女子站在海边,手中铜铃轻晃,唇形微动,似在低语。
没人知道她说的是什么。
但每个看到这段影像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望向远方,然后轻声对自己,或对身边人,说一句平时不敢说的话。
或许是“对不起”
,
或许是“谢谢你”
,
又或许只是简单的一句:
“我一直都在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