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查理在广州遇到的第一个麻烦,就是这里的夜市太好玩了,他在夜市里玩过头了,转的迷路了,差点被本地衙役当贼给抓了。
好在他报上了海军的字號,当地衙门联繫了海军,海军那边派人来给他接回去了,毕竟这一路同行快一年的时间,查理也了不少钱。
在广州呆了十天之后,换了一艘军航,继续北上。
对於这种隨时能爆金幣的客户,舰上的官兵还是很欢迎的。
抵达天津之后,有同行的观察团员们一起,查理的手续办的很顺利,甚至直接给他送上了火车,剩下的旅行就只能是他自己走了。
如果查理晚来半年,他就不会遭遇那么多的麻烦,半年后礼部有专门的人员,在海关这边等著,是个留学生都有人接待,一站式服务送到学校。
登上战舰的查理学会的第一句汉语是,兄台你好。
登上火车之后的查理,学会的第一个词,正是火车。
在英国的时候,查理也见过火车,甚至还跟著一群人骑马去嘲笑跑的还没有马快的火车。
同样是火车,中国人的蒸汽机车跑出了惊人的速度,根本不是英国人搞的那种慢吞吞的玩意。
什么是先进,查理经过对比之后,有了一次深刻的体会。
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看完窗外飞逝的近景,查理陷入了呆滯之中。
一直到对面一个中国人用英语问他:“朋友是从欧洲哪儿来的?”
查理听到有人说英语,还是伦敦腔之后,惊讶之余,立刻露出笑容回答:“你好,我叫查理,从伦敦来,即將进入中央之国的京城大学学习。”
“啊哈,真是太巧了,我叫孔深,去年还在牛津大学攻读数学,今天去礼部报导,运气好还能分到京城大学教书。”
两人站起握手,一番客气后开始交谈。
提到伦敦的时候,两人几乎不约而同的吐槽:“伦敦最该死的是天气。”
男人就是如此,只要找到共同点,就能快速的成为朋友。
查理觉得自己的运气太好了,居然能在中国遇见一个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朋友。
下了火车之后,孔深决定送查理去京城大学,然后再去礼部报到。
多亏了孔深这个决定,查理才算躲过一劫。
事情是这样的,京城大学这边还没正式开始接纳留学生,查理属於来的早了。
赶上现在还是暑假,校方也没人给他办手续。
校方留守人员告知,此事还是要去询问礼部该如何处置。
好在来的时候让马车等著没走,不然就京城大学这块,你都没地方找车去。
孔深只好带著查理和汤姆(僕人)一起去了礼部,这边已经下班了,只好先给查理送到公使馆。
晚上在公使馆的时候,查理与公使说起这一趟的旅行经歷时,公使很是感慨的称呼他为“好运的查理”
。
尤其是他吃了奎寧都没治好的疟疾,居然被军医给治好了,公使告诉查理:“军医在中国是最优秀的医生,能与为皇室服务的御医相提並论。”
在京城呆的时间长了,公使自然知道在中国看病要远比在英国靠谱,现在的欧洲还在放血治疗呢。
中国的医生很早以前就不这么干了。
说到医生的水平,起初最优秀的医生都在为皇室服务,后来军医崛起,並且在京城南郊建了一所专门的军医大学。
如果说御医这个群体是內科的巔峰,那么军医大学就是外科的巔峰,並且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內,军医大学的名声在民间赶超了御医体系。
因为军医大学开设了专门对外营业的医院,此举加速了军医大学医生们的水平提高,倒逼相对封闭的御医体系做出了反应,也开设了一所中医大学与军医大学抗衡。
从发展速度的角度看,军医大学体系对中医大学体系形成了全面的压制。
最初只有一所军医大学,现在已经分別在天津、济南、徐州、金陵、武昌、广州开设了六所分校。
提到医术的时候,公使不禁感慨,中国人將欧洲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並且表示,他多次写信回国建议英国的大学,多派遣一些医学生来学习。
可惜,英国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对於他的呼声並不是很热情。
毕竟派留学生过来,需要一大笔经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