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689章主动反击逼退俄军
遭到重创的土著死活不肯继续攻城,即便科罗廖夫和罗曼诺夫如何威胁,都不愿意再进攻。
因为坚决的態度,俄军反倒不敢来硬的,做出了一定妥协,可以不攻城,採取后退围困战术。
俄军高层对於战损比的认知更深刻,一致认为即便俄军亲自上阵,面对如此高射速的火力,未必能比土著做的更好。
城外再次出现打著白旗来收尸的土著,城內的混成旅依旧没发起攻击。
放任他们收尸后从容撤退。
不少军官表示了不满,“蛮夷畏威而不怀德”
之类的观点频出。
蒋平还算耐心的解释:“混成协加起来一万多人,安西军又不配合,想要长期立足,必须爭取本地民心。”
一句话给部下们的嘴堵上了,是个人都知道,安西军与朝廷不说离心离德,长期割据导致的藩镇化已经显现。
安西还是太远了,並且道路艰难,朝廷很难有太多的力量投入此地。
但凡安西军一日不自立,
便由著它。
越是在前线,越是能充分的认识到沙俄的扩张带来的压力。
如何將本地土著绑在战车上,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从现状看,此前的安西军做的並不好。
守住比什凯克是第一要务,后续如何与安西军相处,如何与本地土著相处,未雨绸繆吧。
从结果看,安西军实现了把混成协顶在前面的目的,令贾想起了新野的刘备。
儘管如此,混成协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在第一线锻炼部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达到目的了。
收尸后的土著开始拔营后撤十里,次日开始挖壕沟构筑工事。
蒋平召集军官开会,宣布现有粮食实现配给制,做好安西军不能来增援,需要长期坚守的准备。
当然一味的坚守是不行的,我方需要做好侦查工作,找到敌军的薄弱处,果断的发起反击,不能让敌军顺利的构筑好包围圈。
是夜,侦查兵出击,摸清楚各路土著营地的情况。
三日內一直无事发生,俄军以及土著不免有所懈怠。
混成协在夜色的掩护下,两个步兵標悄悄出城,运动到距离土著营寨一公里左右。
下半夜开始行动,攻击部队逼近敌营五百米距离左右时,集中所有迫击炮,对敌营发起猛烈的炮击。
猛烈的炮火在北、东两个方向造成了剧烈的混乱,五分钟的炮火准备后,步兵发起衝锋。
被惊醒的俄军发现,攻击来自北、东两个方向,立刻判断北面是牵制进攻,东面才是主力,敌军的目的是打通包围圈,向杜尚別撤退。
俄军高层商议的结果,主动后退,然后朝东边运动,爭取在路上打撤退的混成旅一个措手不及。
想法是很美好的,现实却非常的残酷。
实际上混成旅毫无撤退的意思,赌的就是土著的夜战能力不行,部落之间不会相互援助。
往东边打的部队才是伴动,主力是朝北打,爭取给兵力最为雄厚的北面土著造成巨大杀伤,迫使其退出战场。
还有一点,侦查显示,北面的土著来自边境地带,属於最初跟著俄军南下的土著。
他们与本地土著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攻击他们时本地土著是不会救援的。
如果俄军增援了,那就利用营地与俄军近卫骑兵军打一仗,现有营地的防御工事可以充分发挥火力优势。
北面的哈族部落兵力至少三万,是围城的最大一支土著部落。
在猛烈炮火打击之后,营地陷入了混乱,混成协步兵杀开一个缺口后,快速朝两边扩大战果。
出击的官兵们远则步枪射击,近则以手雷轰炸,併到处放火点著帐篷。
没有帐篷,这些游牧土著,冬天就没法呆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