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好说歹说,老板才松口,同意了合作,但对批量生产和长途运输的保鲜提出了要求。
高山牧区的奶豆腐和风干肉,他通过当地朋友引荐,找到了那户热情好客的牧民家庭。
陈师傅利用留宿牧民家的机会,跟那家牧民喝了顿酒,用蹩脚的当地话加比划,也算明白了,以后有好奶豆腐先紧着这边。
他们愿意定期提供一定量的产品,但强调必须保持传统自然的风味,不添加多余的东西。
云市自家工厂至今仍传承着程奶奶和邱奶奶等老师傅们坚守的传统工艺,每一件产品都凝聚着她们多年的经验与匠心。
工厂始终以质为先,坚持手工把控关键环节,确保每一批出品都延续着熟悉而地道的风味。
除此之外,工厂也逐步尝试生产其他城市的特色产品,希望让更多风味被消费者了解和喜爱。
但由于目前产能有限,相关产品仍处于稳步探索阶段。
为避免影响品质,工厂并未贸然扩大规模,力求每一步拓展都踏实稳健,计划在未来从容地将更多地方美味带给消费者。
同时,系统提供的【特产溯源】技能(初级)也开始悄然发挥作用。
陈师傅那边也顺利,很快就把几个货源点的样品和初步意向带回来了。
李苏在品尝陈师傅带回来的样品时,能更清晰地感知到食物背后蕴含的地域特色和手工温度,甚至能隐约判断其制作是否用心。
靠着系统给的那点“识货”
的小本事,一尝一摸,心里大概就有数了,哪些能长期要,哪些还得再看看。
这让她在筛选货源时有了更足的底气。
货源地算是初步解决了,可运费还是个大头。
物流成了下一个难题,李苏看着账单直嘬牙花子。
她是可以拿出钱来解决,但前提是要家里人和股东们都同意。
这些特产大多需要保鲜,且分散在不同地区,常规物流费用高且时效难保。
这时,系统提供的“物流协调支持(初级)”
开始显现。
它并未直接变出运输队,而是巧妙地优化了信息流:
系统界面整合了陈师傅带回的各地特产信息、预估需求量和保鲜要求,并智能匹配出最经济、时效相对较高的物流组合方案。
它甚至标注出了几家与系统有微弱联结的、在特定线路上有优势的靠谱物流公司供李苏选择。
难度依然存在,比如与供应商敲定合同细节、设计统一又保留特色的包装、核算成本定价等等,需要李苏和吴玮投入大量精力。
但有了陈师傅的鼎力相助和系统恰到好处的“润滑”
,这条“行走的家滋味”
特产供应链,终于从构想迈出了走向现实的第一步。
不久后,“家滋味”
餐馆的特产角正式升级为一个小型的“家滋味·风物集”
。
货架上的产品更丰富了,故事卡片也更详细了。
甚至还有一些陈师傅此次出差发掘的新宝贝:比如某个村落自酿的野蜂蜜,某个小镇手工制作的竹编小食盒。
这些带着旅途故事和远方风土人情的特产,迅速成为了“家滋味”
的新招牌。
许多顾客不仅自己买,还会作为赠送外地亲友的特色礼物,因为它代表的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一份有故事、有温度的地域情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