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价值认同与幸福感。
物质回报是其最直观的体现之一。
最终,奶奶们在感动和些许不好意思中,接受了这份心意。
而年轻人们则感到了更清晰的责任感和动力。
此后,“家滋味”
的氛围有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程奶奶在镜头前更加放松自然,甚至会主动和小小讨论哪个角度更能体现糕点的美感。
邱奶奶也开始愿意听听周彦的数据分析,虽然依旧不懂,但知道这能“让生意更好,让更多人吃到好吃的芝麻糖片”
。
容意则更积极地帮助李苏协调各方,成为了代际之间最柔韧的粘合剂。
李苏的签到系统,依旧每日提供着或大或小的助力:
有时是一份关于传统节日与糕点寓意关联的详细资料,她分享给了小小做视频文案参考;
有时是关于新型节能设备的信息碎片,周彦对此极感兴趣;
有时则是一次性的“亲和力场”
效果,让跨代沟通的氛围更加融洽。
它像一位无声的守护者,在李苏的运用下,持续地润滑着代际齿轮,加固着传承的桥梁,让“家滋味”
的共生共长之路,走得愈发稳健和顺畅。
这份甜蜜的非遗事业,因其承载的文化温度,也因其对每一位参与者的深切关怀,正生机勃勃地迈向更远的未来。
家滋味稳步发展
“家滋味”
的声名远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客流稳定,线上订单更是与日俱增。
后院那台经过周彦优化的电动石磨机几乎要日夜不停地运转,才能勉强跟上需求。
扩张,成了一个自然而然被提上日程的话题。
这天晚上打烊后,李苏和丈夫吴玮召集了核心成员——母亲容意、父亲李明德、弟弟李唐、弟媳林薇、网络传播林小小、技术支持周彦,还有特意请来的股东程奶奶和邱奶奶,一起商量开分店的事。
吴玮看着库存和销售数据图表,首先开口,语气沉稳:“现在的店面确实有些捉襟见肘了,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体验区根本排不开,很多顾客等不及就走了。
线上订单的产能也快到极限。
考虑开分店,是势在必行。”
林小小兴奋地补充:“对啊姐夫!
而且我的视频评论区里,好多外地网友都在问能不能邮寄,或者他们城市有没有分店。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周彦推了推眼镜,理性分析:“从数据模型看,在当前商圈三公里外的新兴社区开设第一家分店,既能有效分流现有客源,又能覆盖新的消费人群,投资回报周期预估在一年半左右,风险可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