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视频发布后迅速走红,“家滋味”
突然成了拥有百万粉丝的“大网红”
。
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李苏却很清醒。
“热度会过去,但真诚不会。”
她在家庭会议上说,“我们要做的是借这个机会,让更多人了解传统点心的魅力。”
于是,随着店内人气不断攀升,在最繁忙的周末午后,原本设立的体验角渐渐容纳不下络绎不绝的顾客。
为了回应大家的热情,店里特意开辟出更大的空间,正式增设了“传统文化体验角”
。
新的体验角不仅延续了之前的亲子互动项目,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动手制作传统点心,还增设了“听陈爷爷讲饮食文化”
的小课堂。
陈爷爷一边演示制作工艺,一边讲述点心背后的民俗故事,引得不少大人小孩围坐聆听。
更令人感动的是,除了那些坚守教授传统技艺的老邻居,还有不少老顾客也主动加入,成了店里的“文化志愿者”
。
年过七旬的王奶奶每周定时前来教授书法,一笔一画带着孩子们感受汉字之美;
刘爷爷则搬来自家的茶具,展示起茶道礼仪,举手投足间尽显传统韵味;
就连常客家的小哲,也凭借自己对点心制作的浓厚兴趣,主动研究起发酵与蒸制的科学原理,有模有样地当起了“点心科学小讲师”
,用童言童语为大家揭秘美食背后的趣味知识。
这个小小的体验角,已不仅是一处活动区域,更成为连接人与人、传承文化与温情的社区驿站。
七夕这天,店里举办了“爱的味道”
特别活动。
来店的情侣不仅可以制作巧果,还能在特制的信笺上写下祝福,挂在后院的许愿树上。
“这才是我们想要传承的。”
看着满树摇曳的祝福,李苏对小雨说,“不是单纯的点心制作技艺,而是其中蕴含的人情味。”
当晚打烊后,系统提示音如期而至:
【检测到成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承进入新阶段。
奖励:创新融合能力提升,传统食谱自动优化功能解锁。
】
小雨在更新店铺主页时,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做的不仅是点心,更是一个让传统与当代对话的空間。
在这里,每一口都是文化,每一次相遇都是故事。”
夜深了,李苏整理着当天的照片,发现一张抓拍:小雨正在向外国游客介绍月饼的寓意,身后是容手指点恬恬包粽子的温馨画面,窗外则挂着现代的电子菜单屏。
传统与现代,在这个瞬间完美交融。
也许这就是“家滋味”
能够历久弥新的秘诀。
在坚守本心的同时,始终怀着开放的姿态,让每个时代的光都能照进这方天地,温暖每一个推门而入的人。
七月的晨光洒在“家滋味”
后院那辆尘封已久的房车上,吴玮正仔细检查轮胎气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