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回前诗
暖阁琵琶余韵长,朱门宴罢夜未央。
一纸诗笺藏秘语,谁识侯门计中藏?
王世烈指尖还沾着方才听曲时的余温,闻言眼底笑意更盛,伸手虚扶了张翠喜一把,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姑娘既应下,那本侯便等着瞧——杜之贵的宴席虽未必合心意,但有姑娘在侧,倒也添些趣味。”
张翠喜垂眸应着,指尖却无意识摩挲起琵琶弦上的木纹,想起方才那曲《秋江引》只奏了半阙,轻声追问:“那……方才未弹完的后半段,侯爷还想听吗?民女记着曲调,改日寻个清静时候,再为侯爷补全便是。”
王世烈望着她眼底的恳切,抬手扫了眼窗外日头,暖光已斜斜漫过回廊,笑着摇头:“不必急在这一时。
你瞧,日头都偏西了,再听曲怕要误了午膳——你晨间只尝了几口点心,这会儿该饿了。”
说罢便自然地侧身,做了个“请”
的手势,“走,咱们回正厅,厨房该把午膳备妥了。”
张翠喜顺着他的手势迈步,目光掠过案上那架百年琵琶,琴身的老桐木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忽然想起方才王世烈为她挡老板追问时的模样,心头微动,轻声道:“侯爷待民女这般周全,民女无以为报,只盼晚间宴席上,能为侯爷弹首新曲,助助雅兴。”
王世烈脚步顿了顿,转头看她时,眼底的笑意里多了几分软意:“好啊,那本侯便等着姑娘的新曲。
只是宴席上鱼龙混杂,姑娘不必勉强,若觉不适,跟我说一声,咱们随时能走。”
张翠喜心头一暖,用力点了点头,跟着王世烈往正厅走——廊下的宫灯被风轻轻吹晃,暖光落在二人并肩的身影上,竟比先前听曲时,多了几分寻常人家的温软。
暮色漫进驿馆正厅时,窗棂上的雕花已晕成模糊的暗纹。
王世烈斜倚在太师椅上,指尖搭着茶盏沿轻轻转着,听到小厮来报“太守府人已在门外候着”
,只从鼻腔里漫出个“嗯”
字,眼帘都未抬——那姿态看着闲散,指节却悄悄收了收,藏着几分对宴席的盘算。
不多时,厅外传来轻缓的脚步声,伴着裙裾扫过青砖的细碎响动。
张翠喜提着烟霞色襦裙的裙摆款步进来,鬓边换了支成色温润的白玉簪,耳坠是小巧的珍珠串,粉黛只薄施了一层,恰衬得她眉眼清丽如晨露。
她站在厅中,手指轻轻攥着裙角,声音带着几分怯意:“王……侯爷,我照着您的嘱咐仔细装束了,不知合不合宜?若是不妥,我这就回房换去。”
王世烈这才抬眼,目光落在她身上时,瞳孔微缩——那烟霞色衬得她肤色莹白,裙角珍珠随动作轻晃,明明是素净打扮,却比浓妆艳抹更勾人。
他喉结悄悄滚动了下,眼底掠过一丝灼热,几乎要将人裹住,却又迅速压下去,只笑着起身:“甚好,甚好!
姑娘这般模样,便是去了太守府,也定是最亮眼的。”
说罢,他抬手拍了两记,厅外立刻传来小厮的应声:“侯爷,马车已备妥!”
王世烈侧身让开半步,对张翠喜做了个“请”
的手势,语气里添了几分温和:“走吧,杜之贵那边,该等急了。”
车驾碾过太守府门前的青石板,最后稳稳停在朱漆大门前。
王世烈先一步下车,石青常服的衣摆扫过车辕,他回身抬手,指尖轻轻掀开垂落的车帘——暖黄的灯笼光透过缝隙漫进车内,恰好落在张翠喜攥着裙角的手上。
张翠喜望着王世烈递来的手,指尖轻轻搭上去,腕间刚触到他微凉的衣袖,便被稳稳扶住。
刚迈下车,眼前的景象便让她呼吸一滞:府门前站着两排人,前排是身着官服的城阳郡官员,从三品到九品的补子颜色错落,后排是穿着绫罗绸缎的夫人们,头上的金钗银簪在灯影里泛着亮。
这阵仗,比她从前去富绅家弹唱寿宴时,不知盛大了多少倍。
“侯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杜之贵最先上前,拱手弯腰时官帽上的帽翅都晃了晃,脸上堆着满是讨好的笑,“今日能得侯爷赏脸,真是太守府的福气!”
紧随其后的是郡丞,他目光扫过张翠喜,又立刻落回王世烈身上,语气热络:“早就听闻侯爷身边有位擅弹琵琶的姑娘,今日一见,果然是容貌清丽、气质过人,难怪侯爷常挂在嘴边!”
夫人们也围了上来,为首的杜夫人攥着一方绣帕,笑着对张翠喜道:“这位姑娘看着真是灵秀,身上这烟霞色襦裙衬得肤色真好,怕是蜀地来的云锦吧?往后可得多来府里坐坐,咱们也好听听姑娘弹琵琶。”
周围的奉承声此起彼伏,有的夸王世烈“体恤下属,城阳百姓都盼着侯爷多留几日”
,有的赞张翠喜“仪态端庄,配在侯爷身边真是相得益彰”
。
张翠喜听着这些从未有过的礼遇,指尖微微发颤——从前她在暖乐楼弹唱,即便得了赏钱,也只换来客人的随意点评,哪受过这般众星捧月的对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