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五十五回 藏头诗里藏讥刺 金殿对质起波澜(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回前诗

德政谁凭万民伞,诗藏清节劝为官。

金银暗换升迁路,歌妓含冤血未干。

齐王说道:“李云舒,你可当庭直说,有皇帝在此,便赦你无罪。”

他目光一沉,发问:“这万民伞的诗你可知晓?”

李云舒躬身:“草民知晓。

万民伞的诗,便是草民所作。”

“哦?”

齐王挑眉,“你既是所写之人,那你解释解释,诗中情由。”

李云舒抬头,声音清亮:“陛下、各位大人,草民是城阳生员。

此诗作于今年,乃杜太守将赴扬州之际,地方耆老欲以万民伞为赠,托草民题诗以表‘德政’。

草民不才,写的是一首藏头诗,取‘杜之贵万民伞恭贺’之意。”

他缓缓念出全诗:

“杜稷安邦赖俊贤,

之推避禄美名传。

贵以德馨孚众望,

万邦臣服颂尧天。

民怀惠政思召伯,

伞覆黔黎沐舜泉。

恭送明公赴江表,

贺声满路动山川。”

念罢,他又道:“草民虽应命题诗,却不敢一味歌功。

诗中‘之推避禄美名传’,是劝太守莫忘古人清节,不以位高而贪;‘贵以德馨孚众望’,是望太守以德立身,方不负百姓所托;‘民怀惠政思召伯’,是暗指若真有惠政,百姓自然感念,不必借伞上虚名。”

“当时草民还在诗序中写了‘三愿’:一愿漕粮不滞,二愿市贾不欺,三愿徭役不苛。

可后来伞成,序被删去,只剩断章,便被人误读为纯粹的称颂。”

李云舒说到此处,神色一黯,“草民也曾向郡学先生言及此事,先生劝草民‘言轻莫与官争’,草民才隐忍至今。”

他再拜:“今日陛下与王爷在此,草民不敢有半句虚言。

万民伞的诗,确是草民所作,其意不在颂,而在劝。

若有半句不实,甘受重罚。”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沉了下来:“草民斗胆再言——诗虽劝戒,却也暗合城阳实情。

杜太守在任三年,表面拓漕兴商,实则多有不当:其一,漕渠拓宽时,强征民夫,徭役苛重,不少农户误了农时,只能典妻鬻子;其二,纵容粮商囤粮抬价,虽事后假意调解,却私下收受粮商贿赂,百姓怨声载道;其三,码头兴修时,侵占民宅,补偿微薄,不少人家流离失所,只能在城外搭棚度日。”

“草民写‘民怀惠政思召伯’,并非真赞他有惠政,而是反衬他无德——召伯甘棠遗爱,百姓自发护树;而杜太守的‘德政’,却需靠万民伞来粉饰,这难道不是莫大的讽刺?”

李云舒目光灼灼,直视杜之贵,“草民所言,句句属实,城阳百姓皆可为证!”

齐王目光一沉,转向钱尚书:“杜之贵能当上扬州刺史,钱尚书身为吏部尚书,难道你就不想说说吗?”

钱尚书心头一紧,指尖下意识攥紧了玉带,脸上却强作镇定,躬身道:“陛下、王爷,杜之贵升任扬州刺史,乃陛下金口玉言圣裁,臣不过是按吏部流程,将其政绩如实呈报,何来‘不想说’之理?”

齐王冷笑一声:“如实呈报?钱尚书怕是忘了,杜之贵不过正四品下,越级升任从三品的扬州刺史,历来需两任要职履历,他兼过的漕运督办,虽有户部文书,却从未单列履历,这‘资历不全’的硬伤,你为何在呈报时只字不提?”

“王爷此言差矣!”

钱尚书急忙辩解,“用人当看实绩,不拘泥于资历!

杜之贵在城阳拓漕渠、兴商路,漕粮岁增三成,百姓安居乐业,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